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3节(1 / 1)

“啊?你这不是太抠了么?合着就一个人参切片泡蜂蜜里头,哦,你用了别人就不让用?这不太地道吧?”那头,一直没咋说话的药厂薛厂长,一下子就炸锅了。今天上午,药厂带来的产品一样都没动,全看着一参场表演了。那药厂的薛厂长真的是又着急上火,又羡慕妒忌。他们药厂费尽心思做的药,没人看好,咋就一个不起眼的人参蜜片,就被那么多老外看中了呢?一下子创汇八十多万美刀?天爷,药厂从来就不敢想。刚才那药厂的厂长心里还想呢,今年秋天,他们厂也想办法跟哪个参场合作。不就是搁蜜里泡么?这玩意儿谁不会?到时候泡好了,他们也来卖,也一瓶十几美刀。这东西有多少成本啊?不就是玩个名堂么?啥了不起?那李景明开口,其实就是药厂这边示意,刚才他俩嘀咕了一阵子,就为了这事儿。谁成想,一参场这个小技术员竟然这么抠,非但不同意,还要申请什么专利?这是要干啥?他用了,以后别人不能用?想挣钱想疯了吧?“地道?什么叫地道?薛厂长,麻烦你给我说一下,我怎么做才叫地道?我们参场,耗时耗力耗费成本,研制出来的产品,凭什么别人啥都不付出,就把技术白白拿走了?合着我把技术分享出去就叫地道,就叫大方?我要是不同意,就是抠门儿?”许世彦瞅了那薛厂长一眼,直接沉下脸来,咋地?捡便宜捡到他头上了?做梦呢。“还有,你以为我们的蜜片就是用蜂蜜泡出来的?呵呵,那你真是把我们这些技术研发的人看扁了。别看是小小一片人参蜜片,里头的技术含量,未必比你那个参茸虎骨酒低。要是随随便便就让人复刻出来,我们这些技术员的脸面还要么?”这个,许世彦有信心,不知道生产工艺的人,就算给他蜜片,他也琢磨不明白。那蜜片的加工过程不简单,有的工序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开玩笑,没有两把刷子,他敢把产品送来参加春交会?“管书记,还记得我之前说过那个控制人参过快增长的话题么?这个也是一样。今年一参场创汇挣钱了,如果我们不采取一些措施,明年,不用说别的地方,咱们县,就会有好几个厂子也出蜜片。当然,别的厂子出来的质量合不合格咱且不提。外商采购量就在那儿,各家为了往外卖,就只能互相压价。到最后,便宜谁了?便宜的是外商,他们捡了便宜,我们血亏。”许世彦干脆不理那药厂的厂长,转头跟管恩学说话。“可能管书记还没想明白,啥蜜片就能创汇,而且还这么抢手?其实就一点,卖的是创意,符合国外消费水平、迎合消费人群的创意,所以才能成功。创意值不值钱?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一文不值,但是在我心里,创意无价。这个,跟技术难度无关,再有技术难度,你就是把人参做出花来,外商不认,还是卖不出去。”“申请专利是保护什么,保护的就是创意。我申请了专利,以后国外就不允许再出现类似的产品,这就保证了人参蜜片的唯一性,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利益。”许世彦说到这,停了下,扭头看向薛厂长。“至于国内,即便是有专利认证,有一些人也还是不信邪,肯定会暗中操作,想要来分一杯羹。没问题,尽管生产,我看他生产出来,能不能卖得出去。专利在我手上,只要想出口,就别想绕过我。到时候,我看那些人投入一大笔钱,一美刀外汇换不回来,怎么办?”这话,就是说给药厂那厂长听的,有本事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卖得出去?其实这个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总会有人钻空子,但是有规则在,总能防住大多数人。“管书记,不是说我们一参场挣钱了,就不顾兄弟单位,不顾广大参农。关键是,目前产品太单一了,就这么一种挣钱的,我们不能把全部的赌注压在一个小小的蜜片上面啊。等将来我们研究出更多的产品,那肯定是要带着兄弟单位,带着广大参农一起赚钱。我们一参场总共多少职工,就算每个职工都长八只手,我们成天连轴转,也忙不开啊。那咋地?到那个时候我们还能忘了咱县里其他参场?那必须照顾一下啊,大家伙一起共同致富嘛。”这个倒不是在画饼哄谁,许世彦确实就这么想的。当然,怎么做到共同富裕,还是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但是现在不行,真的不行,人参精加工产业只是刚刚开始,还太弱,禁不起某些人胡乱搅合。”“如果现在有人看着我们参场的蜜片挣钱了就眼红,也跟着上马项目,不出三年,咱县的这个人参蜜片,就会烂大街。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所以我才说,必须申请专利,将专利权控制住。别人就算是想要模仿,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咱们县的出口创汇。”许世彦说这话的时候,就看向药厂薛厂长,言下之意很明显。管恩学和林启越被许世彦一番话,惊的目瞪口呆,都傻眼了,以前他们根本没接触过这些,连听都没听过。“小许,快,咱得赶紧办手续,把咱场相关技术,都去申请专利,别管花多少钱,都得赶紧办。奶奶的,老子就不信了,有了专利认证,我看谁还跟我争?”林启越激动的拍案而起,声音也不由自主大了起来。本来几个人就是坐在这闲聊,声音不大,结果林启越这一拍桌子,惊动了旁边的人,好多人都往这边看。林启越正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呢,一看旁边不少人都用一种谴责的眼光看他。气的林启越就非常想问一句,“你瞅啥?”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权话还没等出口,就被许世彦给拽住了。“林书记,淡定,淡定,咱还有要紧事没办。你得跟管书记去找省里领导,咱现在还没有出口权呢。”这话,是为了转移林启越的注意力,东北人这脾气,一言不合真能跟人家干起来,那怎么行?至于说出口权,他们来参加春交会,只要成交的出口贸易,都有相关部门来操作。企业有没有出口权影响不大,总有办法。许世彦就是想借着机会,给一参场争取一下,如果能争取下来出口权,以后方便。林启越一听,愣了,“卧槽,忘记大事儿了。那咋整?会不会耽误咱的事儿?”完了,不会白高兴一场吧?“没事儿,八十万美刀呢,省里会帮着想办法的。”许世彦就笑,这个肯定没问题,省里会一路绿灯,火速办理,绝不会让八十多万美刀飞了就是。说起来,这次参加春交会,收获真的太大了,要是一参场能拿到自主出口权,往后可就厉害了。上辈子,一参场是在九六年,经过外经贸部批准,拿到了自营进出口权力。估计现在想一步到位不太可能,但肯定有办法,适当放宽政策,让一参场有相应的出口权。才八四年,不急,慢慢来,等着一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出口创汇额度越大,能拿到的权限也就越大。目前来说,只要这些深加工的产品,不用受县参茸公司和省药材公司管束,不被他们卡脖子就挺好。“林书记,多跟领导诉苦,说咱有多么不容易。研发有多困难,工人三班倒,过节都不休息。别让人觉得咱有钱了,千千万万记得,就是穷,没钱。咱们的产品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绝对不能再经县里和省里两层手续。”许世彦小声儿提醒林启越,可别一激动,觉得腰杆子硬了,就在领导面前装叉儿。问就是穷,就是不容易,指着出口这笔钱过日子呢。林启越也不是白给的,一听就没白了,顿时没绷住,差点儿笑出来。“你小子是越来越坏啊,都知道咱参场最富,你还让我哭穷。得嘞,我明白,瞧好儿吧。”饭吃饱了,该谈的也谈完了,马上就到下午开馆的时间,于是众人起身离开餐厅,返回展馆。下午,展台后面就是许世彦、李景明、薛昆三个人,管恩学和林启越俩人,去找省里领导了。一上午创汇近九十万,这个业绩,在省里也是排的上号儿。带队的领导非常客气的见了他们,询问是否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什么的。林启越就开始表演了,一边哭诉着研发不容易,研究资金花了多少,祸害了多少人参。研发人员多么苦,点灯熬油连轴转、节假日也不休息、以场为家恨不得在场里打地铺。反正说的老可怜了,目的就是一个,我们研发不容易。往后这个自主研发的产品,就不经过县里和省里两道手续了,我们要一个出口权。药材公司那头,原本就不高兴呢。这一上午,他们带来的产品没订出去多少,反倒是一参场大放异彩。撇开药材公司,从一参场直接出口,那他们药材公司,每年不得减少好多利润啊?钱都落到一参场口袋,别人呢?别人不挣钱了?药材公司那头的人,就要反对。结果这时候,林启越又放了个大招儿,说是自主研发产品的利税,可以比以前多缴纳两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