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孩子有点儿失望,却也没再坚持,他们要去上学呢,真弄得一身臭味儿不好。“那咱们放学回来再来找它玩,走吧,上学去,再不走要迟到了。”许海源扯着妹妹的手,俩娃两步一回头的走出屋,然后跟黄家、孙家的孩子汇合,一起上学去了。家里多了个赖皮鬼,倒也没啥太大影响。许世彦只跟苏安芳她们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喂食,不能加盐,不然狐狸会掉毛。其他的就无所谓了,一天别喂太多,也不用顿顿都是肉,家里有啥就给它啥吃,赖皮鬼馋了会自己出去找吃的。许海源几个经过几天熟悉后,真敢摸赖皮鬼了。那赖皮鬼呢,特别通灵性,由着孩子们摸它也不生气,有时候还能跟孩子们一起玩。就权当是养了只狗,给孩子们作伴了。十一月十二号这天上午,许世彦接到了苏安瑛打回来的电话。说许世琴恢复的不错,十三号就可以出院,他们打算坐十四号的车往回走,估计到家是十五号。许世彦知道了自然很高兴,下班的时候去爹妈那边,把好消息告知大家。许成厚跟周桂兰一听,知道老闺女再过几天就回来,都高兴的坐不住了。“老三,那十五号你请个假,去车站接她们吧。”大冬天,拉脚的驴车怕是不好找,不如自家马车过去,提前准备好被褥啥的,坐马车回来也不至于太冷。“不用,到时候我跟场子里说一声,找个车去接。”许世彦如今,可不是以前了,找林书记借车用用,还是很容易的。“对,对,忘了你们场子有车。反正你要是能借车用的话更好,比马车快,也舒服。”老两口一听,连连点头。是啊,他们都忘记这事儿了,别看只差一年,他们家三儿子,可是今非昔比了。“等以后挣钱了,我也买台车,出门去干啥也方便点儿。”许世彦确实有这个想法,他这个年纪学开车还是没问题的,弄一台小破车开开,平常有啥事也方便。“你就能寻思,咱是啥家庭啊?还自己买车?”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站许世彦前去单位找林书记,跟林书记一说,果然同意了。十五号这天中午,韩立新开车,跟许世彦一起,去火车站接人。十一月中旬,温度还没到最低,也挺冷了,俩人将车停在火车站外,也没下车,就在车里等着。“到点儿了啊,咋没动静呢。”许世彦看着手表,明明到火车进站的时间了啊,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是不是晚点了?再等会儿吧,不行咱就去车站问问。”韩立新也急,没办法,那火车不来,他们还能怎么办?等了十多分钟,终于听见火车鸣笛了,俩人急忙下了车,往出站口走。他们走到出站口,火车也进站了,隔着铁栏杆,就见到好多人大包小裹的下了火车,往出站口这边走。俩人瞪大了眼睛瞅啊瞅,终于看见了熟悉的身影。“小妹,媳妇,这边儿,这边儿。”许世彦朝着里面招手,大声喊着。苏安瑛一手扶着许世琴,另一手拎着个大兜子,后背还背了一个兜子。苏维忠更不用说,后背一个大背兜,两手还拎着东西。三人一边走一边往外打量,找寻接站的人。果然,就见到出站口外,有人朝他们挥手,再仔细一看,是许世彦和韩立新。“小妹,你三哥来接咱了。”苏安瑛朝着丈夫挥挥手,然后搀扶着许世琴快步往前走,出了火车站。刚一出来,许世彦和韩立新就上前来,接过苏安瑛和苏维忠手里的包。苏安瑛搀扶着许世琴,几个人往前走,来到吉普车跟前儿。“这是?”苏维忠还以为女婿能赶着马车来接呢,结果却看见了一辆吉普车,有点儿反应不过来。“哦,我跟场子里借的,咱家马车慢,还不暖和,这车快。”许世彦笑笑,解释了一句,扶着妹妹上车。“管你们领导借的?车也能借出来?”苏维忠惊讶不已。他家姑爷现在都混的这么好了?场子的车说借就借?苏维忠打量着眼前的车,这个应该叫吉普车,是吧?这可不是一般干部能坐的呢。以前有句老话咋说的来着?“地区干部两头停,县上干部帆布篷,公社干部一三零,大队干部双零零。”帆布篷说的就是吉普车了,搁以前那得是县里干部才能坐的。“爹,想啥呢?赶紧上车啊。”许世彦刚把妹妹扶上车,一回头,看见苏维忠瞅着车发愣,不由得奇怪,老爷子这是咋地了?“我就看看这车,以前不都说,这得是县里干部才能坐么?没想到啊,我这老泥腿子一个,还有机会坐这样的车呢?”苏维忠觉得晕乎乎的,好像做梦一样。“爹,大冷天的你快上去坐吧,咱赶紧回家,家里都等着呢。”许世彦一听,笑了起来,这老爷子真有意思。“等以后你姑爷挣钱了,咱也买一辆车开开。”一边说,一边扶着老爷子上了车,然后又把那些行李包裹,也都塞车上了。吉普车大,宽敞,后排坐三个人再放行李,也不算太挤。“媳妇,你扶着点儿小妹啊。”许世彦坐在副驾驶上,回头嘱咐了一句,然后韩立新发动车子,出了车站一路向南。从火车站往南走,路过松江河市场前面的岗楼,然后往东拐,再往南,就可以直接到东岗了。松江河街里的路还算可以,从拐角楼往南到东岗这一段路就不咋地了,坑坑洼洼的,有些颠。苏安瑛搂住许世琴,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她后背的伤处碰到。吉普车可比马车快太多了,很快就到了东岗,直接停在烈士墓前许家大门外。车刚停下,许世彦还没下车呢,就见到许家院子里呼啦出来好些人。许世安两口子、苏安芳姐妹、历诚容、韩立民,还有赵建设、黄胜利等人。大家伙儿一拥而上,苏安芳姐妹扶着许世琴,赵建设等人扛着行李包裹,嘻嘻哈哈的就进了东屋。东屋里人更多,韩文忠两口子、历秉卓夫妻、于守广、赵大海、周长和,这些岁数大的都在。韩家是许世琴的公婆,许世琴去手术没跟韩家说直接走的,李月秀没能跟着去省城照顾,心里过意不去。所以得知许世琴回来,老两口特地买了不少东西送过来,给许世琴补身体。历家跟韩家是邻居,历诚容还跟苏安花处对象呢,还能不知道许世琴手术回来的事?论起来呢,历家跟许家即将是串门子的亲家,许家有事,历家肯定得来,这是正常的人情交往。所以历秉卓两口子跟韩文忠夫妻商议好了,今上午也拎着东西过来。其他人更不用说了,都是跟许家关系不错有来往的,也都拎着东西过来看看。这一回,许成厚夫妻没给那几个儿子打电话。一回就够了,他们老两口又不是没记性,才不犯那个贱呢。往后就这样,家里有事也不用通知他们,爱来不来。有这么多人关心,许世琴自然高兴。不过她刚手术完二十来天,身体还挺虚,尤其是从浑江往回走,多数都是坐着,没休息好。这会儿强撑着跟众人都打过招呼,然后就被扶着回西屋休息去了。“我刚才看了,世琴这回手术回来,身形没啥变化。哎呀,我这在家啊,就担心,你说万一把那些什么螺丝啊,钉棒啥的取出来,她能不能又驼背了?这回看着,好像还行哈,没啥事。”周桂兰瞅着许世琴的背影,跟李月秀说道。这话,实际上就是说给亲家听的,周桂兰这是怕韩家人有啥顾虑,特意说出来。毕竟以前从来没见过有罗锅还能手术矫正的。别看之前挺好,那是有东西在里面撑着,谁也不敢说,取出来那些东西后,人会是啥样儿。对于亲生父母来说,别管闺女啥样儿,他们都能接受,也绝不会嫌弃。但是别人,尤其是公婆,这就不一定了,所以周桂兰故意这么说。李月秀点点头,“别管啥样儿,只要人好好儿的就行。哎呀,我在家就惦记着,你说孩子手术好几回,这得遭多少罪啊?咱身上剌个口子都疼好几天,你说孩子后背挨那么多下,咋受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