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满月酒的事儿就别想了,我这不挨处分就挺好,不敢太嘚瑟。”许世彦一听摇头苦笑,他这多亏是于守广明里暗里的护着,才没闹出什么麻烦来。孩子如今平安落地,消停儿的别整出太大动静,队里和公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他要是嘚嘚瑟瑟的摆酒请客,被谁捅出去,肯定都是麻烦。俩娃的户口还没落呢,可不敢张罗。“对,对,还是三哥想的周到,别瞎胡闹。”这些年,赵建设离开了大房子,没有亲爹庇护着,也成长了不少。说话处事不像以前那么直,知道多考虑了。“等过些时候,我请兄弟们喝酒,这些天可就拜托兄弟们了,一定守好了场子。”大摆满月宴肯定不行,但自家兄弟凑在一起喝酒,谁也管不着。许世彦早就想了,等着过去这一阵子,找个机会把关系好的这些人,都叫一起。整点儿好酒好菜,也不说是庆贺啥,就是兄弟聚一聚,谁也没话说。“三哥你放心,山上有我们呢,保管都照看妥当。”关系着工分呢,谁也不会大意。这两年外头渐渐乱起来了,赵建设他们都谨慎小心,就怕场子进来人丢了棒槌。许世彦在山上没能久留,嘱咐一番,赶紧骑车子走了,直奔养殖场。当初那一篇文章,引来上头领导的重视。许世彦那个小小的养殖场,也被树立为新农村经济法发展、畜牧养殖的典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特批了一块场地,给许世彦发展养殖事业。养殖场没有选在屯子里,而是在东岗公社大东头的山里,黄泥河的上游不远。那边原本就有个大泡子,许世彦承包后,把泡子重新收拾了,引黄泥河的水过来,使泡子有活水。然后放进去不少鱼苗,留作水獭等动物的饲料。养殖场面积不小,几十亩,除去动物养殖区域,还有大片的饲料种植区。主要种植牧草、蒲公英、苦菜、胡萝卜等,留作冬季饲料补充。动物养殖区域,最外面一圈用木头夹杖子,里头则是铁丝网。鹿园和麝园都用三米多高的铁丝网拦住,这两类动物极擅长跳跃,铁丝网矮了很容易跳出去跑掉。水獭园离着水塘近一些,方便投喂新鲜杂鱼,保证水獭的建康成长。每一组水獭都有专门的活动区域,每一处圈舍都修个小水池,供水獭嬉戏。许世彦正在研究旱獭养殖技术,如果成功,就不需要修建水池,减少养殖成本。其他的紫貂园、貉子园,都是单独一个个铁笼子,留下一定空间给里面的动物活动,还有专门的休息区、喂食区。除去这些,许世彦还养了好多羊和鸡、鹅等家禽。羊主要是挤羊奶制作奶豆腐喂紫貂,鸡、鹅自然是留作紫貂等食肉动物的饲料。第二百零八章 养殖场目前养殖场内,有水獭六十来只。这东西繁殖快,一窝能生好多个,又皮实,挺好养活的。紫貂的数目少些,二十来只。主要是母貂怀孕期太长,一年只生一窝,繁殖力弱。麝园有成年雄麝十五只,雌麝六只,幼麝十多只。成年麝都是冬天许世彦带着人,想办法抓来的,幼麝是雌麝到养殖场后繁殖的。鹿有三十多头,雄鹿十多头,其余是雌鹿和幼鹿。这些鹿不用说,自然是许世彦用老办法,下药迷晕了抓住,再想办法运到养殖场的。貉子少一些,这东西捉活的不太容易,许世彦费了不少劲,也就捉回来七八只。倒也不急,慢慢养着繁育,以后规模就扩大了。经过这两年的摸索研究,许世彦对这些经济类动物的养殖已经得心应手。从饲料配比,到疾病防治,再到繁育配种,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养殖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当中。养殖场这边,是黄胜利、冯超、孙晓锋几个轮流值班,另外雇了几个盲流子来干活。所谓的盲流子,可不是流氓。而是东北地区,从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某类特殊人群。东北三省地处山海关外,素来被称为关外或关东,而山东、河北等地,被称为关里或关内。关里人口密集、土地少,而关外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清末以来,每逢灾年,关内百姓很多人都背井离乡,来到关外混口饭吃,这也就是闯关东的由来。旧社会时期,闯关东的人过来,最初都是给地主扛活。渐渐攒下钱,置办家业,多数就在东北定居了。新社会以后,尤其是公社成立以后,由于户口的限制,很多关里来的人,无法落户到东北。挣不到工分领不到口粮,无房无地,所以被当地人称为盲流子。这种情况,要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东北逐渐没落,而关里开发,经济情况好转,大批盲流子重回故乡,这也是最后一批闯关东的人。前些年,这边还有抓盲流子的行动,一旦抓到就要遣返回去。这两年,随着政策的变化,关里来的人多了起来,这边抓的也没那么严了。可这些盲流子没房没地也找不到工作,日子都过得挺差。许世彦让人帮忙,雇了五六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养殖场干活。也不用给开多少工资,只要管饭就行。养殖场是许世彦联合冯超、黄胜利、孙晓锋等人一起办起来的。许世彦提供技术和初期种群,占股份多。冯超等人协助管理,轮流来值班,占股份少一些。目前来说,养殖场还处于积累发展期,投入大产出少。紫貂、水獭、貉子都在扩大种群,暂时不盈利,只有鹿茸和麝香的产出。幸亏上面大力扶持,加上人工成本低,多少能有一些盈利。等过两年,种群完全发展起来,就会好一些。“许哥,你咋过来了?”今天值守养殖场的,是黄胜利,见到许世彦过来,黄胜利还挺惊讶的。“胜利,我过来看看养殖场。你嫂子今天生了一对龙凤胎,我最近得在家照顾你嫂子,养殖场这头顾不上了。”许世彦见到黄胜利,赶紧把红鸡蛋分给他几个。“哎呦,我嫂子太厉害了吧?生了一对双儿。许哥,你可真有福气,恭喜恭喜。哎呀,这真是大喜事呢。许哥你放心,养殖场这头有我和超子、晓锋,我们肯定用心管着,你就安心回家照看嫂子吧。”黄胜利一听,也跟着高兴,忙拍着胸脯保证,养殖场这头肯定好好管理,出不了岔子。“嗯,咱弟兄好几年了,我信得过你们。那个,我先去转一圈,顺道把鸡蛋也发给那几个干活的,大家都沾沾喜气儿。”许世彦拍了拍黄胜利肩膀。好几年相处下来,这几个人的品性如何,许世彦再清楚不过。要不是知根知底、合得来,许世彦也不会让他们几个入股养殖场。许世彦在养殖场转了一圈,把红鸡蛋发给那几个干活的盲流子。其实这几年条件好一点了,社员家里都养鸡,偶尔吃个鸡蛋啥的能办到。养殖场也养了一些鸡和鹅,产蛋倒是不少,可多数都拿去卖了。这些干活的吃一回炒鸡蛋都算改善生活,煮鸡蛋啥的也就是清明和端午,每人能发两个。许世彦给他们每人分三个红鸡蛋,大家也都挺开心,小心翼翼的揣到兜里,留着慢慢吃。“都好好干活,到了年底,咋地也给你们发点儿奖励啥的。咱养殖场现在盈利少,等过两年盈利多了,我再给你们涨涨工资。你们这背井离乡的来到关外也不容易,好好干活,不能亏了你们。”许世彦少不得要说点儿鼓励的话。许世彦这话也不算画大饼。他早就跟黄胜利几个商议过了,等年底的时候,给这几个人适当涨一点儿工资。这些人也不容易,背井离乡的出来讨生活,忙活一年挣的钱,还要寄回老家去,自己也就是落个吃喝。这几个人干活都挺实在,肯出力,要是能长期留在养殖场最好。不管什么年月,想要留人,待遇就得提上去,钱给到了,人家自然不乐意走。那几个人闻言都挺感激,用腔调很浓的关里话表示,他们一定多用心,保证好好干活。许世彦在养殖场转悠一圈,看看各个圈舍里的动物都挺好,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