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节(1 / 1)

也就怪了,老三怎么就敢说,煤矿会出事呢?苏安瑛一想也是,管那些干啥?反正她家男人没在矿上。“嗯,嗯,吃饭。春玲,你多吃点儿啊,来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别不好意思吃菜。”苏安瑛笑着,给陈春玲夹了好几块排骨,生怕这姑娘第一次来家里吃饭,放不开。陈春玲,家里是东岗一大队的,哥哥在东岗中学教书。陈春玲比许世祥大了两岁,以前许世祥在东岗读书的时候认识的。后来俩人还在一起干活,相处之下彼此都有好感,就这么确定了恋爱关系。陈春玲长得不错,初中文化,人挺好,干活也麻利。原本,都以为许世祥考上大学了,很可能就要跟陈春玲分手。结果俩人非但没分开,反倒是感情越来越好。许世祥也跟家里说了,等着他毕业回来,就跟陈春玲结婚。儿子的婚事,周桂兰从来不搅合,只要儿子看好了就行。周桂兰对陈春玲也没啥不满意的,反正年纪大了点儿就大吧。女大两黄金淌,媳妇大两岁,知道照顾人,也挺好。过年的时候,陈春玲来许家拜年,坐一会儿就走了,这是头一回来许家吃饭。周桂兰也少不得要多照顾着点儿,给陈春玲夹了不少菜。陈春玲倒是个挺爽快的人,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大大方方应对。未来婆婆和嫂子给夹菜,她就吃,回手也给周桂兰夹菜。一时间,桌上气氛也挺好。盖房上梁多数都是一上午干完活,中午喝酒,等到下午结束,各自回家,剩下的活以后再说。都喝的迷迷糊糊,谁还能上去干活啊,出了事谁负责?这顿饭从一点来钟吃到快三点,一个个酒足饭饱,有的人喝了不少酒,走路都有点儿打晃儿。众人告辞,许世彦挨个儿送到大门口,跟人家再唠几句,目送客人离开。“三哥,咱爸中午喝了不少酒,我看他眯瞪着睡着了。这样,下午我跟你一起上山看参去,让咱爸在家歇两天吧。”老五许世祥送走了对象,回头跟许世彦说道。许成厚中午高兴,没少喝,这会儿已经眯瞪着睡着了,确实没法再让他上山。许世彦看了眼老五,点点头。“那也行,咱俩一起去山上住一晚吧,让咱爹在家住两天。”其实不用老五上山也可以,有许世彦就够了,主要是怕队里临时有事儿,山上没人照看。于是,兄弟俩跟家里人说了一声儿,许世祥骑自行车带着许世彦,就这么上了山去。到山上一看,没啥事儿,许世彦也就放心了,又弄了点儿东西喂喂水獭和紫貂。许世祥瞅着那紫貂和水獭,觉得挺稀奇,以前从没想过,这些野生的动物还能家养。“哥,你想过以后怎么发展么?你养这些东西,就不怕让人割了尾巴?”虽说,上头开大会已经确定了接下来的发展方针和路线但是具体文件和政策还没下来。谁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这个时候都懵着呢。再加上前头那些年的影响,一个个都胆战心惊,谁也不敢当出头鸟,就怕被打击。“眼下就养这几只,不算多,就当玩儿了,也不违反政策。等着再过一阵子,看看上头的意思,要是真的能让咱放开手脚,那就再说。”许世彦笑笑,有重生经验的他,当然知道。今年十月份,县里就会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以后再不会有什么割尾巴的事了。等政策下来,他也可以放开手脚干点儿啥,最起码,得先办个养殖场。不说别的,养点儿水獭、紫貂、貉子、鹿、香獐子啥的,肯定都能挣钱。只要他肯用心,将来一定能发展起来。再种点儿棒槌,发展自己的参园,最好以后有机会,直接承包一座山,发展点儿林下参。那东西年头短了不行,等以后参地不好买了,林下参也该发展起来。就这么种种参,养养牲畜,挺好。“嗯,三哥你办事稳当,这样挺好。别急,一切还是得等政策下来,千万别当出头鸟。咱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平平安安就好。”许世祥也觉得这些年折腾的够了,他只希望家里都安安稳稳就好,可别再出岔子。哥俩在参地里外都转悠一圈,去遛了下夹子套子啥的,给紫貂抓了几只老鼠和鸟雀。又去河边起了坞子,拎着一些鱼回来给水獭加餐。晚上随便吃点儿东西,早早就睡下。睡到半夜,狗子们又开始哽唧哽唧,不用说,肯定是赖皮鬼那家伙回来了,赶紧放它进来。许世祥听父亲提起过,说是山上还有一只火狐狸,成天赖皮赖脸的在参场不走,还动不动就回来要吃的。如今一看那漂亮的火狐狸,许世祥也觉得有意思。“三哥,人家都说胡黄是保家仙,你这有胡三太爷保着,难怪日子越来越好啊。”许世祥半开玩笑的说道。“你还信这些啊?我倒是没想这么多,当时就是不忍心,从狼嘴里救下它了。”许世彦哈哈大笑起来。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房房子上梁以后,就是砌间壁墙、盘炕、搭灶、扣棚、抹里外墙、打地面这些活。房子设计图就是林建的人帮忙画的,施工队照着图干活。许家这五间房子跨度大,八米宽十五米长,空间足够。东西屋全都是套间,东边次间的间量大一些,一铺大炕,直接连着厨房的锅灶。东边稍间是正常间量,炕前有个炉子,烧炉子带着炕。西头两间把北边隔开,西稍间北边暂时做储物间,以后有暖气了,就安锅炉当锅炉房。西次间北边也连一个锅灶,正好平常炒菜做饭就连炕一起烧火了。厨房在北边,占了西屋的半间和外屋的半间,两个锅灶。另外还有碗柜、洗菜的水池子、操作台、米粮架子等等,还挖了下水管道。洗菜池子底下连着管子,直接通到外面。反正许世彦家西边就是沟塘子,水直接流出去就进了后树林,不影响别人家。西边两间也都是炕,就是屋子小一些,留着以后孩子们大了住,或是家里来客人了住。东次间大,许世彦打算以后买一组沙发和茶几,放到南窗下。家里来客人了总得有地方坐着说话聊天。但是屋子太大了,冬天不暖和,所以把厨房和东次间的间壁墙,砌成了火墙。外头有个炉子,冬天烧炉子,火墙就热乎,再加上烧炕,屋子也就暖和了。反正房子大了,冬天肯定费柴禾。但是没办法,往后孩子们都长起来,总不能全都挤在一起睡吧?间壁墙砌起来,炕和锅灶也搭好,锅台、洗手池子、操作台,一律都用水泥抹光面。这样打理起来容易,也干净,比以前的泥灶台可强百倍。接着就是扣棚了。以前的房子是两个山墙都砌死,房梁上头不钉棚杆棚板啥的。随便搭几块板子,房顶可以放东西,一抬头就能看到上面的房梁和瓦。再往后,就钉上棚杆棚板了,然后用纸糊棚,纸和棚之间有空隙。晚间闹耗子,那耗子就在纸糊的棚上面来回跑,底下的人能听见好大的动静。有时候纸糊的棚漏个窟窿,那耗子就能从窟窿掉下来,再不然也会从窟窿里掉下泥土来。许家盖新房,自然不能还要这种,许世彦跟人家说好了,要扣棚。把软木料锯成三指宽,不到一公分厚的木板条,板条上都是毛,也就是木材的纤维,这叫灰条子。把灰条子间隔一公分左右,钉在棚板上,四周要跟墙齐平。然后用白灰加麻刀,活成膏状,整个儿棚顶抹平,这样的棚结实耐用还保暖美观。门窗口在砌砖的时候就镶好了,所以抹完棚,直接把内墙也用同样的材料全抹平。白灰墙干净整洁,以后就不用年年搁报纸糊墙了。内墙抹完打地面儿,砖瓦房,那肯定要配水泥地面。底下铺石块沙子夯平,然后沙子水泥按比例活好,将地面抹平,再压几遍,使地面光滑平整。屋里全完事儿,就剩外墙了,松江河开始流行水刷石的墙面,好看,就是费工费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