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节(1 / 1)

就这样,五月十七号早晨,许成厚带了不少行李,队里专门派马车把他送上山。父子俩见面,许世彦少不得领着父亲在参场周围转一圈儿,讲一讲那些地枪、拉炮啥的。“爹,你就记住了,但凡是边儿上我做这样记号的,肯定有地枪。夹子、陷阱啥的,都是旁边有牌儿。”许世彦指着一棵大树上,他做的标记,叮嘱老爹。许成厚又不笨,看了眼那记号就明白了,“行,我知道了,你放心,平常我也不往这边走。你就好好回去干活,不用太记挂山上,那些张口兽,我保管给你喂明白了。”许成厚是个很能干的人,这些都难不倒他,唯一困难的就是吃饭,他不太会做。好在上来之前,周桂兰给他叠了厚厚一大摞的煎饼,还带了几罐子咸菜、大酱啥的。就算许世彦晚上不回来,许成厚也能对付着吃饭。该嘱咐的都嘱咐了,许世彦这才骑着车子下山,领着人准备豆饼发酵的相关事宜。老爹在山上,许世彦总归是不太放心,所以尽量都是晚上赶回来,早晨起来再骑车子下山。反正就是来回费点儿工夫,总比撂下老爷子一个人在山上强。好在于守广今年给许世彦多安排了几个帮手,人选也都是许世彦自己挑的。从大房子搬过来的赵建设、杨春明,还有冯超、孙晓锋、黄胜利几个,都跟着许世彦一起干活,工分高。忙活了十来天,总算把豆饼粉碎了发酵,许世彦的差事,也暂时告一段落。许世彦就跟于守广说了一声,家里要盖房子,他得忙活几天,先采办盖房子的材料。这年月盖房子,大多数还是用土坯,也有用砖瓦的。土坯房容易些,黄土混合塔头草和泥,填到木框中制作统一大小的土坯,晾干了就能用。土坯盖房简单,多数用黄泥,也就是准备点儿石头砌地基,再弄些木头做房梁、檩子、门窗啥的。要是盖砖瓦房,那就麻烦了。砖瓦、石头、水泥、白灰、沙子,这些都得用。东岗小学往北,就有个挺大的窑厂,红砖、瓦、瓷管都有。石头,三大队有个专门的采石场,供给公社、松江河各处施工、建筑用。沙子、水泥、白灰,东岗有个建材厂,也都有。但是,以上所有东西,都是供应给各个单位的。个人想要用,不是花钱就能买,需要批条子才行。幸亏许世彦跟公社干部也都认识,多数还能说上话,于是找了人托了关系,总算批下来条子。然后,拿着公社领导给批的条子,再带着钱,还有烟、酒。去窑厂、石场、建材,挨样儿把盖房子需要的各种东西都买下来,找车拉回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盖房上梁许成厚老两口看中的那处房场不小。想也知道,上辈子许世先在那儿盖了三间房,后来许世彦又挨着盖了三间,地方能小么?所以许世彦的意思,左右是忙活一回,不差那一间半间的,干脆就盖五间房,把地方占住了再说。许成厚夫妻最开始还有些犹豫,这要是盖五间砖瓦房,全都算下来,咋地也得七八百块钱,家里钱不太够用。许世彦就说,不行的话,他先帮着垫上,等那兄弟四个回来,让他们出一份钱。许成厚想了想,也觉得既然忙活一回,不如盖个大的算了。那边父母要盖五间房,许世彦这头呢,也打算把西边房场盖上五间砖瓦房。这么一算,两头加起来可就十间房子了,各种材料都得不少,而且,人工也挺愁人。如今不像以前在大房子,兄弟五个都在一起,自家就能干挺多活,剩下的找人帮工。这十间房子要全指着人帮工,那得盖倒猴年马月去。所以许世彦一狠心,找到了郭守业,让他帮忙找了林业局的建筑队,也就是林建。直接把许家这十间房子包给了林建施工,人家是专业的,干活可比随便找来的帮工强多了。反正就是工钱贵点儿,但贵有贵的道理,专业的建筑队,盖出来的房子质量也有保证。这事儿,换成别人那根本不可能。林建是公家单位,人家只给公家办事儿,哪能给个人盖房啊?但是换成郭守业,那就没啥问题了,几条烟,再加上几瓶鹿茸血酒,该走的关系一走,也就办成了。林建那头,借着给某个林场盖公房的机会,接下了许家这个私活。反正林建的工人有的是,就权当是大家伙儿赚个外快了。上头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头工人得了实惠,还有啥不乐意的?瓦工、木工一包在内,盘炕、搭灶、里外墙全都包在里面了,就是工钱贵点儿,但是省心。材料备齐之后,就不用许世彦操心了,只有上梁这天,得找一些人帮工,管顿饭,其余啥都不用许世彦再管。许世彦也是真没办法了,老爹在山上看参,俩哥哥都忙腾不出时间来。俩弟弟更不用说,一个教书一个上学,谁能过来干活?别说干活了,就连前后跟着张罗的人都没有,全都得指着许世彦一个人。他又没长八只手,哪能干得过来?全都包出去,是最好的办法,只要在入秋之前交工,今年能让老两口搬进去住就行,其余的也真是顾不上了。就这样,六月六号,农历五月十二,两处房子破土动工,开始挖地基。与此同时,木工也开始做房梁、门窗等。木工用料,一部分是从大房子搬家拉过来的。许家毕竟在东北这么多年了,别的没攒下,木料还是攒下不少的,搬家的时候连木料加柴禾,拉过来一车呢。另一部分,是许世彦去年秋冬在山上放的木头。木头当时就扒了皮,经过一冬天加一春天,都差不多干透了。前些天找了车拉下来,留着做梁柁、檩子、棚杆什么的正合适。忙活了好多天,总算把房子的事情解决了,各种材料准备齐全,木工瓦工自行安排。家里周桂兰和苏安瑛负责给干活的人烧水热饭什么的,尽量照顾周全。就这样,许家的房子有条不紊慢慢盖了起来。许世彦忙着队里沤肥施肥,还有家里盖房子的事,今年的牛毛广也好,天麻也罢,都没那个时间了。好在,许世彦抽空去了趟县里,把那二十来支干燥好的鹿茸都卖了。上等的好鹿茸三十八块钱一两,每支干透鹿茸大概二两半到三两,能买一百左右。最终到手两千四百多块钱,拿来盖房子倒是绰绰有余了。忙忙活活的就到了七月下旬,许世祥从通化回来了。多了老五这个帮手,许世彦顿时松口气,最起码房子这头有人看着,他可以腾出手忙活参地的事。七月二十六号,农历闰六月初三,许家的房子上梁。许世先、许世安都请了假过来,许世德放暑假后就过来了,一直在这头帮忙。不光许家兄弟,就连周桂兰的娘家侄儿、外甥,还有苏维忠、苏维诚等住在大营的亲戚,也都来帮忙了。许世彦在东岗公社混的也算可以,交下不少人,他带的那些徒弟,得知许家盖房子要上梁,也都来帮忙。就连韩立民,不知道咋听说了,也特地过来。幸亏人多,两边总共十间房子呢,都要上梁,人手少了还真是不够用的。于是,将人手分成两拨,各有木工瓦工带着,开始干活。梁柁早就做好了,中间那根主梁拴着红布条和铜钱。许世德提前写了两副上梁大吉的对联,贴在了砖墙垛上。有人手里挑着一挂鞭炮,站在架子上头,另一个人手里拎着小筐,筐里装着糖果。木匠指挥着人,将中间那根主梁吊到房顶,然后用各种工具校正方向,固定位置。与此同时,有人点燃了鞭炮。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伴随着漫天飞舞着红色的纸屑,空气中都是硫磺燃烧的味道。拎着筐的那人,一把一把的往下撒糖,底下一群小孩子都过来抢。盖房子上梁也是大事,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谁也不会嫌孩子们捣乱,都笑呵呵的看着他们抢糖果。还有的人,会去筐里再抓一把,分给没抢到的孩子。主梁固定,接下来其他梁柁也都抬上去,找准方向位置,然后用木杆或板子斜着钉起来,也叫打拉子。梁柁全数固定好,接下来钉檩子、八板、棚杆、棚板。许家盖的是砖瓦房,一水儿用新式的结构,上面挂瓦,底下要扣白灰棚。为了保暖,棚板上面还要糊一层黄泥跟锯末的混合物,再覆盖厚厚一层锯末。这样一来,工作量就要大很多,也幸亏是有这么多人来帮忙。大家按照工头的要求分工合作,各自干各自的活,井然有序,丝毫不乱,进展也很快。到中午一点多,瓦全部挂上,棚泥和锯末也全都压好了。按规矩,上梁这天,主家要预备丰盛的酒席款待来帮工的人。为了今天这顿饭,许世彦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