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占据有利地形,分段阻击,挑大个儿的打,才不至于引起野猪反扑。到最后,逃跑的野猪,不足二十头,而且多数还都受了伤。整个儿沟塘子加山坡,都被血染红了,满地都是野猪的尸体。不光是中枪打死的,还有一些是被惊慌逃窜的同类踩死的,空气中都是浓重的血腥气。“来,打扫战场吧,不用去追那些野猪了。”瞧见有人还要去追逃跑的野猪,许世彦直接开口拦下。“这些也够咱往回弄了,剩下那几头,以后有机会再收拾它们。”这一地的野猪尸体得赶紧处理开膛,不然野猪捂了膛肉就臭了,白瞎。众人一听在理,于是没再去追,而是将地上还完整的野猪开膛破肚,将内脏摘下来挂到树上。这倒不是为了敬山神,而是想让内脏快点儿降温冻上,等会儿都带回去。猪内脏也是好东西,谁舍得扔啊,统统都带回去。这一仗,打死了大大小小的野猪九十多头,光是大跑篮子就有二十多头,其他是母猪和小猪。盘点一圈,唯独没看见野猪群当中那个大家伙。想来也是,能长到那么大,怕是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猎人的围剿,绝对是老油子了。这样的猪,哪会轻易就被杀死?这么多猎物,别看许世彦他们有一百来号人,往回运也要费不少工夫呢。幸好是雪地,众人连拖带拽的,费了不少力气,总算是把野猪全都拖回了公社。西岗公社这一下子可热闹了,所有人都出来围观。瞧见那一头头大野猪,大家伙儿都又惊又喜,小孩子们拍着巴掌乐得直蹦。西岗公社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围猎行动,就有如此丰厚的战果,公社的干部们也都高兴的不得了。书记当即表示,所得猎物,由各大队按照参与人数分配,将野猪带回去,每个大队自行处理。众人欢呼雀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么多野猪呢,人口多的大队,差不多能分十来头回去,到时候每家每户都能分一些肉,谁不高兴啊?东江沿大队派了二十个人参与围猎,最终分走了三头跑篮子,五头母猪,两头小黄毛子。那边,公社给安排了马爬犁,将各大队所得猎物都装上爬犁。参与围猎的众人,将公社和林场支援的枪支弹药归还,然后欢天喜地跟着爬犁,各自返回大队。东江沿大队一行人回村时,已经下午了。事先有人赶回来报信,赵大海接到消息,带着全村老少在村口等着。一看见许世彦等人带着十来头野猪回来,村里众人全都欢呼出声儿。“快,回队部,货屋子那头的大锅已经支起来了,咱今天晚上敞开了吃肉。”赵大海高兴的合不拢嘴,忙招呼着众人往队部去。野猪是狩猎队打下来的,可狩猎队也是大队的人,而且用的是大队的枪支,所以这些野猪肉,肯定要分一部分给大家。赵大海跟大队其他干部商议了,所得猎物,狩猎队那二十人分一半,其余的归全村所有。于是,就在队部门前,众人将猪肉扒皮去骨。骨头和内脏,当场收拾好了,直接弄到货屋子。货屋子那边,两口大锅早已经刷洗干净,里面烧了水。各类猪下货全都清洗干净,扔到水里煮,煮出血沫子后捞出,切块儿。也别管什么心肝肺了,全都混在一块,装了好几个大盆。那边切下来一些肥肉,配上从各家收上来的葱蒜,下锅爆炒。然后倒入下货翻炒,炒出香味儿后,添上汤炖煮一阵子,再往里下土豆、南瓜块儿,就这么炖上满满一大锅。那香气顺着热气往外飘,所有人闻到香味儿,都直流口水。另一口大锅里也添了水,将剃肉剩下的骨头剁开,倒进锅里煮出血沫子捞起来,然后重新添水炖。那头一群女人们在切酸菜,等着锅里的骨头煮差不多,酸菜也切好了。于是将酸菜全都倒进锅里,添上材料炖煮。这一锅猪骨酸菜,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引得众人都眼睛直勾勾盯着,不停的咽口水。骨头和内脏都炖了菜,剩余的肉,留一半给狩猎队的人,其余的各家按人口分,一家怎么也能分几斤回去。所有人都很高兴,分到肉的都欢欢喜喜赶紧把肉送回家,再端了盆来,等着盛菜。野猪肉毕竟不同于家猪肉,炖煮的时间要长很多,才能煮烂糊。一直到天快黑了,锅里的菜总算炖好,各家各户端着盆等着。赵大海的媳妇和另外一个婆子,用大勺子给每家每户盛菜。猪下货乱炖土豆南瓜、猪骨炖酸菜,每家各一盆。众人端着热气腾腾的菜,急急忙忙就往回跑,到家之后就着饼子,一家人吃了个肚子溜圆。许家三个儿子都参与了围猎,各自分了好多肉。周桂兰在家领着儿媳妇们又是炼油又是做菜,炖了一大锅。周桂兰这人吧,多少有点儿洁癖。她不太放心村部那些人做的菜,总觉得大锅饭不能保证卫生,故而就没让家里人去村部端菜。反正这一冬天,许家就没断了肉吃,谁也不馋那点儿骨头和下货,光是自家这些,也足够吃了。第九十章 双霸争锋联合大围猎首战告捷,公社各大队都得了好处,社员们一个个吃的也都挺高兴。这样一来,就激起了众人打猎的兴趣。尤其是参与围猎的那些人,开始心思浮动,都想着进山捅咕点儿东西,正好留着过年。此后,山里可就不平静了,可以说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每天都有人往山里跑。有人运气好,能弄着点儿猎物,有人运气差,啥都遇不上。还有的人点儿背,进山打猎不成,反倒被野兽给伤了。五六天的时间里,公社医院就接诊了十多个打猎受伤的。有的被野猪拱了,有的被黑瞎子挠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整得公社医院院长,直接去找公社书记,让公社出面管一管,这么闹下去可不行。公社紧急开会,下令不许胡乱进山。可大家伙都红了眼,谁管那些啊?该进山还是往山里钻。东江沿大队这头,也差不多的情形,不管是不是狩猎队的人,都想着进山去捞点儿便宜回来。好在有许世彦领着,倒是没出什么大差错,每次进山都能有所收获,打几只野猪、黑瞎子啥的回来。许世彦连着带人上了三趟山,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可也累的不轻。赵大海紧急开会传达上级命令,正好给了许世彦一个休息的机会。之后再有人叫他,许世彦就干脆拒绝。人又不是铁打的,这么连着上山谁能受得了?那些人叫不动许世彦,就动歪念头想要借狗,也被许世彦给拒绝了。上山打猎全指着狗呢,那几条狗这几天也都累的不轻,必须让它们好好休息。再说了,那狗认主,没有许世彦带着上山,它们根本不会听话干活。借出去万一出个啥意外,算谁的?那些人叫不动许世彦,又借不出来狗,都不太乐意,只得悻悻离开。过了几天,这一股子打猎的风多少退了热度。许世彦也不好再带着狗上山了,怕旁人眼红。于是就领着兄弟几个,去江边暖泉子附近下夹子,夹水獭。要不就去附近林子,找獾子洞,熏獾子,再不然就是去松树林子里下夹子,夹灰鼠或者紫貂。这天,兄弟三个在山上忙活了一头午,下了不少夹子,趁着中午往回走。刚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听见远处“嗷呜”一声吼叫,吓得三人腿软,差点儿坐在雪地上。“三哥,是老虎的动静。这怎么还会有老虎呢?”许世祥吓的脸色发白,心惊胆战的说道。许世彦摆摆手,示意老五别出声,影响他判断。伴随着虎吼,还有一些吭吭的动静,许世彦一听就知道,那是熊类的声音。之所以说是熊类,而不是说黑瞎子,是因为在长白山地区还有另一种熊,棕熊,也就是人参故事里常提起的熊罴。当地人管黑熊叫黑瞎子,也叫狗驼子,这个棕熊,一般就叫马驼子。熊类多数冬天都会冬眠,黑熊一般在树洞里,称天仓子。棕熊体型比黑熊大,住不了树洞,就在石头山洞里冬眠,所以叫地仓子。这一冬天,许世彦倒是杀了几个天仓子,但从没遇见过地仓子。山那边传来的动静,听起来不像黑熊,反倒像棕熊。这是哪个地仓子里的棕熊,被人吵醒了?嗯,也有可能,最近很多人进山,保不齐就是哪一伙人惊动了冬眠的棕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