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常年在山上,被老李头训练的除了主人谁都不认,更护东西。有的狗,外人进门的时候不管,但要是手里拿了东西走,那肯定咬死你。好狗,不光护主,还护财。这几条狗就那样儿,瞧见有人靠近爬犁,便恶狠狠地盯着,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吓得那几个婆子连忙缩回手去,“这养的什么狗啊?这个死脾气。”“看参的狗,性子都烈,不然哪能行?”许世彦笑笑。“婶子,时候不早,我们刚回来,得回家去看一看,得空再聊啊。”山上住了几个月,真是特别消停,如今回到村里,又得应对这些人。许世彦忍不住叹口气,接下来还不知道家里得热闹成啥样儿呢。说完,许世彦便吆喝着狗子们继续往前走,直奔村子西头老李家。他们两口子虽然上山了,可家具什么的都还在李家呢,总得留个落脚的地方,好回来过年啊。刚来到大门口,还没等进门呢,正好见到老李太太出来抱柴禾。“哎呀,是三儿两口子回来了?我这几天还念叨呢,这眼瞅着进腊月了,你们两口子也该下山回来过年啊。瞧,还真是不禁念叨,今天这不就回来了?”老李太太见了许世彦夫妻,格外亲热。“是啊,进腊月了,回家来过年。大娘,我大爷咋样儿了?好些没?”许世彦赶着爬犁进院,先把狗卸了套子,栓到旁边狗窝去。这几条狗都是老李头养大的,每年腊月也都是牵回来在李家养着,狗子对这儿不陌生。“还行,半边儿身子依旧是不太能动,说话也不太清楚。唉,好歹保住了一条命,这就不错。”老李头在公社医院住了将近二十天,病情稳定住了才回家养着。他年纪大了,又是脑出血,肯定留下后遗症,这个谁也没办法,只能吃药扎针养着。“这一秋天忙得也没见面儿,还没谢谢你呢。人家大夫都说了,幸亏当时没胡乱挪动,而且你还给放了血,好歹这才救下来老头子一条命。要不是有你在山上啊,我们家老头子怕是要悬。”老李太太一边说着,一边抹眼泪。不是要悬,而是一定。上辈子许世彦去大安煤矿上班,没在参场干活,过年回来的时候,才知道老李头在山上看参突发急病没有了。毕竟是多少年之前的记忆了,又不是特别重要的事,许世彦之前根本没想起来。还是老李头出事后,他仔细回想,才想起这事儿来。但是这话不能跟老李太太说,许世彦只能安慰一下,然后赶紧把东西从爬犁上卸下来,送到仓房里存着。这一秋一冬,许世彦可没少划拉东西。松子、核桃、榛子装了一麻袋,各类肉食、皮张都攒下不少。下山过年当然都得带回来,该卖的卖掉,其余的留着自家吃。全都搬下来收拾妥当,许世彦这才拎着一只野鸡一只野兔,加上一块鹿肉一块猪肉,进了东屋。“大爷,大娘。我这刚从山上回来,也没啥好东西,都是在山上整的,留着吃吧。”老李太太正喂老头子喝水呢,一见许世彦拿来东西,连忙摆手。“哎呀,三儿,你看你这么客气干啥?这些东西,你还是拿去给你爹你妈吧,我们老两口还没啥可感谢你的呢,咋还能收你的东西?”“大娘,你要这么说,可就见外了啊。咱就跟一家人还有啥区别?我也没别的本事,您二老别嫌弃就行了。我爹妈那头,还有呢,这一冬天在山上没少划拉。还是托大爷的福呢,我大爷厉害,那几条狗训的好。”没有那几条狗,许世彦倒是也能打猎,但肯定没有现在弄得多。许世彦是从心里佩服老李头,这老爷子年轻的时候,绝对不一般。“三儿,给,给的,留着,留着。”老李头说话不太溜到,有点吃力。“坐,坐。”老爷子费劲抬起手,招呼许世彦坐下。“不了,大爷,我这刚回来,还没去我爹那边儿看看呢。我先过去一趟,等晚上,咱爷俩再唠。”山上住了好几个月,下山了肯定得过去看看爹妈,这是规矩。“哎,哎,晚上,晚上,聊。”老李头这么大岁数了,这点儿规矩还能不懂么?于是朝着许世彦摆摆手,示意他快去看爹妈。许世彦从东屋出来,回西屋换了套衣裳,然后跟苏安瑛俩人,拖着爬犁去了村东头许家。“爹、妈,我们下山了。”一进大门,许世彦就大声喊道。“老六,金凤、小波,快出来,看我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终归是骨肉亲人,感情还是不一样的。当初刚重生回来的时候,满心怨气,看着谁都不顺眼。在山上住了这么久,许世彦的想法也有些转变。再怎么样,也是亲爹亲妈,该孝顺的还是要孝顺。当然,远香近臭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偶尔回来看看,带点儿东西给家里就行了,可别太亲近。不然就老爷子那臭脾气,许世彦不认为他能承受的住。第七十章 老四的婚事要是搁平常,许世彦在外面这么喊,许世琴早就领着侄儿侄女冲出来了。可今天家里却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许世彦觉得奇怪,领着媳妇往院子里走。直到俩人走到屋门外,刚要伸手开门,屋门从里面推开了。“三哥,你回来了?”是许世琴,只是看着脸上好像不太高兴的模样。“咋地了?家里有事啊?”许世彦纳闷儿,忍不住问。“别提了,四哥不是初六订婚么?吴家那边出幺蛾子呢。”许世琴叹气,伸手扶着苏安瑛进门。“三嫂,你小心点儿啊,跺跺脚,别滑着。”从外面带了一脚雪,谁进门都跺跺脚,门口那里湿漉漉的比较滑。许世琴不放心嫂子,小心翼翼的扶着。“出幺蛾子?还能出啥幺蛾子?当初是他们看好你四哥,死皮赖脸的要跟,这会儿又出幺蛾子?”许世彦愣了,没记得上辈子有这么回事啊?许家老四许世德,在青岭教书,跟青岭吴家的闺女吴秋燕俩人处对象好几年了。许家兄弟都长的不错,许世德为人活泛,性子也好,刚去青岭教书,就被吴家人给相中了。吴家大闺女叫吴秋燕,比许世德小一岁,长得还不错。他家小儿子正好就在许世德班上。吴家人看好了许世德,家里不管做点儿什么吃的,都让小儿子拽着许世德来家里吃饭。这一来二去的,许世德就跟吴秋燕看对眼了。吴家早就想把婚事定下来,但许家这边始终没点头答应。主要是许世彦一直没对象,许家还是很讲究规矩的,哥哥没结婚,弟弟不能先娶媳妇。总算今年开春有人给许世彦提了大营大队的苏安瑛,许家这边着急,俩人没见几面就定下了婚期结婚。许世彦这边刚订了婚,吴家那头就催着也订婚,生怕婚事出岔子。这年月多数都没有订婚太早的,一般都是结婚前一个月,或者月初订婚,月末结婚。要知道订了婚就得当亲戚走动了,逢年过节的不得送点儿礼?许家五个儿子呢,可拿不出钱来。所以许家这边一直没着急,秋天了才找媒人去吴家谈亲事。当时也说的挺好,腊月初六订婚,二十六结婚。正好队里分了钱和粮,手头宽裕,赶在年前杀了猪办酒席,结了婚就过年。可没想到,许家这边结婚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许世德学校放寒假,正准备着回来订婚呢,吴家那头出幺蛾子了。“吴家那头说,要一百块钱彩礼,还得要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没有这些不订婚。”许世琴很是气愤,这几样加在一起得五六百块钱呢。关键是,自行车还有收音机、缝纫机,没有工业票根本买不到。许家也没个工人,去哪里弄工业票?再说了,就算有工业票,这几百块钱从哪里出?为了许世德结婚,家里已经给做了全套家具、被褥,还给吴秋燕买了二斤毛线、一块手表,一双皮鞋,做了一单一棉两套衣服,这些不都是钱?许世彦一听,也是吃惊不小,吴家这胃口够大的啊,真敢要。进了东屋,就见到许成厚周桂兰夫妇坐在南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