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节(1 / 1)

也是,跟着去医院今下午的活就耽误了,人家舍不得工分。自然,也有不在乎的,赵建设、杨春明两个二话不说直接就上了车。杨春明抡起鞭子啪的一声,赶着马车就走。山路崎岖颠簸,马车晃晃悠悠走的不快,许世彦担心老李头的头也跟着晃,会增加出血,便一直用双手扶着。马车从前川返回村子,赵建设飞奔去队部,找到了他爹赵大海,从赵大海那里先拿了些钱。主要是不敢惊动老李太太,生怕老太太一个受不了,也晕过去。带好钱,三个人又赶着车,一路朝着西岗公社行去。到了公社医院,医生护士立刻将人送去检查抢救,许世彦等人则是去办手续交费。过了好长时间,抢救室的门打开,医生护士陆续出来。“医生,请问一下病人怎么样了?”许世彦三人上前询问。“病人年纪大血压高,可能是又摔了一下,造成脑部出血。情况有些严重,幸好你们采取了一些急救措施,又及时送来医院。住院观察治疗吧,估计得一段时间。你们是病人家属?”医生摘下口罩,向许世彦三人说明情况。“不是家属,我们都是东江沿大队的,老人家没孩子,只有个老伴儿也六十岁了。”许世彦解释了一下。“没家属?那这事儿不太好办。这样吧,让你们大队给出一份证明,说明一下老人的情况,医院这边想办法照顾照顾吧。”医生人不错,一听说老人没孩子,只有个老伴岁数也挺大了,立即表示可以照顾。“老人最少也得在医院住个十天半月的,我们医院也忙,白天尽量让护士们多用点儿心,晚间最好你们队里能出个人照看一下。”都是一个公社的,医生也知道,这时节生产队都忙着呢。非亲非故的耽误了干活来陪床,估计谁也不乐意,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许世彦几个也没别的办法,这要是一天两天的,谁都能豁出去不挣工分了,过来陪着照顾。可要是十天半个月,那真是扛不住,毕竟谁家都是指着工分吃饭。“建设,春明,你俩回村吧,跟赵大叔还有李大娘说一下,看看他们怎么安排。我先在这儿照顾着。”没必要三个人都留下,许世彦打发了杨春明和赵建设离开。赵建设跟杨春明两人赶着马车回了村子,跟赵大海还有老李太太说了。老李太太一听丈夫昏迷不醒住院,吓得腿都软了,好歹这老太太体格还行,没说是吓出个好歹来。稍微缓过劲儿之后,老李太太就赶紧收拾东西,她得去伺候丈夫。赵大海自然不好拦着,再说了,老伴老伴,老了才是伴儿,旁人怎么照顾,也赶不上老伴儿用心。“嫂子,你这岁数了,伺候我老李大哥也不容易。这样吧,白天有你、有医生护士,你们照看着。晚间我打发咱队里的小年轻儿过去,一人一天,咋地也能安排开。咱坚持个十天半月的,等老李大哥身体好点儿了,接回家来慢慢养着。”事到如今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老李太太自然是万分感激。于是赵大海又打发了儿子赵建设赶车,带着公社的证明,送老李太太去公社医院。老李太太去了公社医院,在医院附近找个人家,借了人家的锅灶做饭,伺候老李头。前川参场那边一直都是老李头一个人,他这一病,队里也是抓了瞎,只得另外选人上山去看参。原本想着,眼下离着下雪上冻也没多久,随便找个人上山来照看一段时间,等着落雪封冻人就可以下山,明年开春再安排人救醒。可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老李头生病的第三天晚间,参场就进去贼了。第五十三章 找人看参看参主要是防止有人偷人参,再一个也是防止有野猪、黑瞎子之类的动物进参场子祸害。东江沿大队地处偏僻,前川参场平日里除了干活的人,很少有人过去,谁也没想到会有小偷。老李头在山上看参多年,从来都没丢过人参,倒是野猪、黑瞎子什么的遇到过几回。谁也没想到,老李头这刚出事住院,参场这边就进了贼丢了棒槌。看参不算是个太累的活。主要也就是每年开春人参出土之前,还有入秋到起参那段日子,防止有人来偷人参。每天晚间都不能睡觉,要在参场子里溜达,也叫遛串儿。夏季人参出土生长,地下的根浆气不足,一般不会丢。到了冬季大雪封地以后,到处冻的邦邦硬,想挖也挖不动,那时候看参人可以放心下山。正是觉得看参不算啥有难度的活,赵大海就从村里找了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让他去前川先顶一阵儿,等上冻以后就能回来了。结果,这老头晚间在屋里睡觉的时候,房门被人从外面顶上了。外头的狗也不知道吃了什么,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明年做货的棒槌,被偷了近二十丈。队里知道后十分震惊,立刻上报了公社,公社派下来公安助理,联合大队的民兵一起调查。可是查来查去也没啥结果,这伙人干活干净利落,从林子里转了一圈便没了踪迹。这时节还没落雪,想要循着脚印追都没办法。东江沿平白损失二十丈棒槌,那个看参的老头,也吓得一溜烟回了家,再不敢上山看参了。开玩笑,他这是捡了条命。万一那些人心狠点儿,直接摸进屋动手解决了他。深山野外的,等旁人来发现,估计尸体都凉透了。出来这事儿,大家伙儿都吓得不轻,赵大海挨个儿去找人上山,谁都不肯。岁数大的怕出事,自己一个老头在山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别说是再来一伙小偷了,就像老李头那样儿,突然病倒了都没人管。年轻的更不乐意去,看参给的工分不高,哪里比得上在队里干活?就算过几天参地里没活了,年轻的还可以去金山林场,采伐抬木头,工钱高,比看参挣得多。再说了,看参得一直住在山上,过了阳历年才能下山,太枯燥了,年轻人哪里能耐得下性子?赵大海这个犯愁啊,离着参地冻透还得小仨月呢,这仨月山上可怎么办?总不能他上山去吧?队里的工作谁来主持?“三儿,算是叔求你了,你就帮叔这个忙吧。去山上看一阵子,每天给你按满工分算,你在山上一应吃喝,算队里的。”赵大海实在没辙了,找到许世彦,跟他商议。之所以找许世彦,一个是许世彦年轻,上山出意外的几率低。哪怕是有点儿小毛病,许世彦自己就能治,不至于出事。另一个,也是许世彦干活确实一般,那种稳当细致的活还行。像抬木头、采伐这些纯粹出大力的活,他都没干过。“赵大叔,按说你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要是不答应实在不应该。”许世彦有些为难。上辈子他在山上看参多年,对这里面的诀窍那是门儿清,倒是不打怵。“主要是瑛子,她怀着孩子呢。你说我自己上山去看参了,留下她在家里啥活都得干,我不放心。”许世彦放心不下苏安瑛,他上山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留下苏安瑛在家里,挑水劈柴这些活谁干?苏安瑛要强,不肯求别人,可她怀着孩子呢,万一有点儿闪失怎么办?“咳,那还有什么?实在不行,让瑛子也跟你一起上山呗,给她算半个工,这总行了吧?”赵大海一听这话,倒是乐了,他还以为啥事儿呢。“你俩上山,一应吃喝都算咱队里的,俩人都记工分。左右你俩也是住着别人的房子,山上和村里实际上也没太大区别。你看,这样行么?”赵大海也是真的没招儿了,眼下棒槌还没栽上呢,参籽也没撒,离着上冻还有挺长时间,那参地也不能一直留民兵守着啊。相比于丢棒槌的损失,许世彦夫妻俩的工分也好,吃的粮食也罢,都不算大事儿。“这……”许世彦没想到赵大海能这么说,还真是有些为难。山上可不比村里,苏安瑛上山能适应么?“世彦,赵大叔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就答应了吧。没事儿,我跟着你一起上山,我不怕吃苦。”外屋正做饭的苏安瑛一直留意着屋里呢,这时拎着锅铲子进屋说道。在苏安瑛想来,他们夫妻俩住在哪里都一样,反正也不是自己家。夫妻俩一起上山看参,吃的都是队里管,还给俩人都记工分,这已经很不错了,干嘛不答应?“三儿,你娶了个好媳妇啊,还是瑛子识大体。”赵大海一听,高兴起来,把苏安瑛好一顿夸。媳妇表态了,许世彦还能说啥?那也只能点头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