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我就跟我爹说去,这办法绝对可行。”队里每年起参之后,那乏土栽上树苗,再就不管了,多浪费啊。这要是能利用上,就算只有一年,十来亩地能出产个千八百斤的黄豆,最起码追肥够用了。棒槌追上肥,都不用多了,一丈增产三四斤鲜参,那就是好几十块钱,这账怎么算都合适。赵建设越想越觉得可行,可把他激动坏了,一个劲儿夸许世彦聪明。许世彦只是笑笑,手里的三齿子却没停,俩人说说笑笑的就刨了一头午参。中午休息,老李头帮着把大家的饭热了下,大家伙儿凑在看参的小房周围吃饭,吃过饭休息一阵,继续干活。到下午四点,收拾了工具,将麻袋封口,然后扛出参地,装到马车上运回村子。村子这边,赵大海带着人就在村口等着,一见马车回来,立刻迎上去。“咋样?今年的棒槌长头好不好?”一年到头最期待的就是起参,这关系到整个儿大队的收入。苞米黄豆种再多,也就是吃,换不来几个钱,但是人参不同,那简直是太值钱了。每年的起参,就是村里头等大事。“挺好的,产量不低,身条也不错,还不长水锈,我看着也没多少烂的。”许世祥跳下马车,笑呵呵答道。一听这话,赵大海等人高兴起来,挥挥手,示意身后的青壮劳力,过来扛麻袋。“快,赶紧把棒槌卸车,送去货屋子那头,还是老规矩,先泡秤,千万仔细着点儿,记好了账目。”“今晚上安排人,在货屋子那头巡逻守夜。通知村里的年轻媳妇,明天来货屋子干活。”赵大海很快就把任务分派了下去。所谓的货屋子,就是村部旁边的一处院落,里头是一个小型的人参加工厂。人参从地里起回来,要尽快刷洗干净。生晒参在刷洗之后直接晒干,或者进烘干室烘干。红参则是要上笼屉蒸,蒸熟之后再晾晒或烘干。人参作为珍贵药材,价格昂贵,除了少部分留在国内各大药厂之外,大部分都出口了。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执行的也是统购统销政策,由各县市的特产局和参茸公司负责收购。各个公社、大队的参场,将人参加工干燥后,会统一送到县里定级、出售。扣除一部分任务额之外,其余的归各个公社、大队所有,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东江沿大队由于环境和人口限制,人参种植面积不大,即便如此,也比很多公社和大队挣钱多了。所以赵大海对人参产业相当重视,今天他没跟着去山上,就是在家里安排接下来的加工事宜。人参运到货屋子,先过秤,然后倒出几麻袋,直接泡进大缸里。土里长的东西,就算抖落的再干净,还是有很多泥土,为了刷洗容易都是提前泡一部分。等全部的人参都过了秤,记好账,小院落锁,大队民兵扛着枪,守在院外。除了守夜巡逻的民兵,其余人不得靠近院落。这些跟许世彦都没啥关系了,他只负责上山起参,到了村子后续有人接手,便带着工具回家。一进门,就见到苏安英在厨房里忙活着,两个来月的身孕还看不出变化,身形依旧纤瘦灵活。见到许世彦进门,苏安瑛笑了。“饭菜马上就好,你先去洗洗手,喝口水歇着。”一边说,一边从灶坑前拎起水壶,倒进脸盆里,又要转身去舀凉水。许世彦快走两步,接过了媳妇手里的水瓢。“这些我自己来就行,我长着手呢,又不是小娃,哪能啥都让你伺候?你怀着孩子呢,尽量歇着吧。”媳妇体贴能干,会照顾人,可许世彦不想她太累。“瞧你说的,就是舀一瓢水的事儿,还能累着我不成?”苏安瑛笑的眉眼弯弯。“我又不是泥捏纸糊的,没那么娇贵。老人都说了,怀孕了更要多活动,生的时候容易。”许世彦舀了一瓢水倒进盆里,捧起水洗脸,抬头时,苏安瑛已经递过来毛巾。“那是怀孕后期,多走动,你这刚怀上没多久,还是得小心点儿。”许世彦接过毛巾擦干脸,不放心的叮嘱媳妇。“平常我忙,不在家,你自己当心,别干重活。挑水劈柴的事,留着我回来。”他家这个小媳妇太能干,也太要强,许世彦真的不放心。所以每天早晨他都把家里水缸装满水,外头柴禾也劈一大垛,临出门也是再三叮嘱。苏安瑛知道丈夫是为了她好,也不辩驳,只笑着敞开了锅盖。锅里是豆角炖土豆,锅边贴着饼子,看那豆角油汪汪的样子,就知道这是搁黑瞎子油炖的。上次从山上带回来两罐头瓶黑瞎子油,留给了许家那头一瓶。许世彦就跟媳妇说,不用顾惜,该用就用。苏安瑛嘴上答应着,平日里却很少动用,估计这是心疼许世彦上山干活累,这才弄了点炖豆角。油汪汪的豆角炖土豆,暄腾热乎的贴饼子,再配上几棵大葱,一碟子酱,就是一顿很不错的晚饭。小两口过日子,也没那么多规矩,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对了,今天赵婶子过来,让我明天去货屋子干活。”苏安瑛吃着饭,忽然想起来这事儿。“货屋子的活都有啥?我应该能干吧?”大营这些年已经不怎么种人参了,苏安瑛对这个不太懂。“就是把棒槌刷干净了,装进笼屉,然后上锅蒸。蒸熟了凉透捡出来,摆在叉子上弄外面晒干。赶上阴天的时候就送烘干室。”许世彦对这一套流程最清楚不过,少不得给苏安瑛讲一下。“你要是在家实在待不住,那就过去干活吧,货屋子的活不累,工分高。”许世彦知道媳妇是个闲不住的人,让她整天无所事事呆在家里,她受不了,所以没限制苏安瑛。果然,一听说可以去干活,而且工分还高,苏安瑛高兴起来。“那我明天就去干活,放心,不会耽误你吃饭。”第四十五章 传授经验还没等晚饭吃完呢,赵大海急匆匆过来。“三儿,我听我们家建设说,你有能让棒槌增产的办法?”赵大海一进门就嚷嚷道。不用猜,肯定是赵建设回家去,把许世彦在山上的话学给了老爹听。赵大海是什么人?能当大队书记这些年,可不白给。一听赵建设那些话,就知道这事情可行。但具体咋回事,赵建设有点儿讲不明白,所以赵大海连饭都没吃消停,急急忙忙就过来了。“叔,吃饭了没有?快坐下一起吃点儿。瑛子,给咱叔拿副碗筷来。”许世彦笑着招呼赵大海坐下。赵大海哪有心情吃饭?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人参施肥的事情。“侄媳妇别忙活了,我在家吃了饭过来的。三儿,你快跟我说说,这玩意儿怎么整?”许世彦扯着赵大海坐下,给他倒了杯水,这才详细讲起来人参施肥的事情。豆饼粉碎了,加水和敌百虫拌匀,堆在一起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拿到外面摊平晒干。等到秋季栽参之前,将发酵好的豆饼粉,再拌上一些敌百虫等杀虫剂,当做底肥。栽参时要挖小垄沟,可以将底肥撒在垄沟里,上面覆盖一层土,再栽上人参,覆土即可。追肥的豆饼水就更简单了,豆饼粉倒进大缸或者池子里,加水发酵沤肥,期间记得杀虫。在打冻的人参薅过二遍草之后,在每一行人参中间耧小沟,浇上豆饼水,再覆土即可。“其实吧,鹿粪也是挺好的肥料,发酵了当底肥也行。可惜咱这儿没有鹿场,弄不来。”许世彦也不藏着掖着,把他知道的都跟赵大海说了。“底肥加追肥,一丈增产六七斤跟玩儿似的,要是赶上土好,一丈参土起二十五六斤很正常。”前世许世彦侍弄参地的时候,一丈起三十五六斤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下的栽子够大,土壤好能立住苗,肥水供的足,管理跟上去,高产还是可能的。当然,那时候科学技术发达,一些病害都能防治。不像现在,全指着老天爷赏饭,完全比不了。“哎呀,你说你有这么好的招儿,咋以前不说呢?”赵大海听了,直拍大腿。要是早几年东江沿大队就用上这办法,大家伙儿的日子不是更好么?“叔,这事儿也是我前些天去通化的时候,火车上听人说的。”许世彦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在我们隔壁座儿,有俩人不知道是哪个参场的技术员,俩人在车上议论这事儿,我听了这么一耳朵。”许世彦总不能说,这些都是我上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吧?赵大海恍然,“难怪,我就说你这孩子不是那藏着掖着的个性,有好事儿还能不跟我说?”原来也是听别人说的,这就对了。“今年肯定不赶趟儿了,来年,咱就弄点儿实验地,照你说的那样儿试试。”赵大海做事谨慎,自然不肯冒险,打算弄个几十丈当实验地,真要是有成效再说。“到时候就让你当技术员,我看你小子行。”赵大海拍了拍许世彦肩膀,满心期许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