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光等人坐不住了,在《文学周刊》上同样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人民喜欢的,就是有价值的。”《文评报》当然不会不回,继续发文。《华都日报》、《文艺作品报》也纷纷下场,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时间,文学界震动。这场争论甚至持续了半个多月,文学界几大报刊几乎是神仙打架,本来是一篇普通的小说,就这样在他们的争论中,彻底扬名了。事情甚至惊动了《华夏日报》,几天后,《华夏日报》文艺版将这场争论刊登在版面上。——《小草青青》之争,通俗性?文学性?“你看了最近的争论吗?”趁着这会儿他两的同桌都不在,刘建小声地问苏葵。因为苏葵的关系,他一直特别关注那篇小说的发展,谁知道会被迫围观那场“大战”。那些报纸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发文的作者也一个比一个厉害,好几个竟然还是出现在书上的大作家!而这些他平时见不见不到的厉害人物竟然在为了苏葵的一篇小说争论!他这段时间都被震惊到麻木了。苏葵写小说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他守着秘密实在太辛苦了。“我知道。”“你没事儿吧?”刘建小声问,人家大佬批评她诶。苏葵笑:“我能有什么事?”苏葵当然也围观了这场“大战”,陆子光之前给她的信她看了,其实并没有多大想法。而且她忙于复习,只将《文评报》的事情暂时搁置,没想到事情会愈演愈烈,变成整个文学界的大争论。而她现在不能放着不管了,因为她收到了华国作家协会给她的一封邀请函。作者有话说:我好像是定错时间了,现在发啦,大家等久了,么么~感谢在2022-03-25 05:40:17~2022-03-25 19:07: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妩、rain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妩 10瓶;清风悠悠、梅子排骨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33章【苏葵同志:华国作家协会决定于本月二十五日在京城举办文学作品座谈会, 恭请您就文学创作发表高见,务请拨冗出席。华国作家协会诚邀。】苏葵明白,他们邀请自己大概是因为这次的争论。文学界常有各种论争, 或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输出观点, 或是举办各种座谈会互相交流。既然大家的争论是出于对《小草青青》的各种解读, 那就让她这个作者出面,谈一谈这篇小说的创作。苏葵原想着自己也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 阐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没想到这边会让她亲自出面。苏葵最终决定, 去京城一趟。“你说你要去京城?华国作家协会邀请的?”陈校长反复问了两遍,苏葵都是点头,还拿了邀请函给他看。陈校长依旧恍恍惚惚, 他觉得他在苏葵这里收获的震惊比过去几十年都多。办公室其他老师都在,纷纷问她怎么回事。林老师一拍手掌:“我知道!是因为你写的那篇小说吧?”和刘建一样,他作为语文老师,也关注到了苏葵写的那篇小说, 那些争论他也看了,正想找机会跟苏葵谈一谈,苏葵就来了。苏葵就简单说了一下这件事, 陈校长这会儿缓过来了。不就是在报纸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吗,不就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文学界大地震吗,不就是华国作家协会都邀请她参加座谈会吗?毕竟苏葵给他惊讶的地方太多了, 又多一件丰功伟绩好像也很合理……吧?“你要去多久?”陈校长又担心起来, “他们不会为难你吧?”听他们刚刚说的,对文章的批判很多啊。虽然苏葵平时厉害到几乎让人忽略她是学生, 但毕竟年纪小, 能受得了那些业界人的批评吗?“这倒不会。”苏葵笑道, “都是文学界的前辈,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作品而已。”文人都有自己的风骨,只靠作品说话,他们针对的也不是苏葵,而是她写的文章,更别说大家都是有名的学者,不会为难她一个学生。不过苏葵猜,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苏葵猜得很对,这段时间争论作品的那些人很多都不知道苏葵的真实身份。比如《文评报》的主编徐奚年。那几篇关于《小草青青》的批评文章就是他写的。他是写传统文学的作家,十几年来创作过不少长短篇小说,同样是作协的成员。一向的观点是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启蒙和教化的作用。这会儿他就对报社里来实习的学生说:“现在的一些作家,就是过于追求娱乐性,完全忽略了故事的思想性,人物塑造太浮夸了……”“其实我觉得故事塑造得挺好的……”那学生小声说。这故事他们班上好多人都在看,几乎是一会儿一个反转,一路跟着女主人公不断升级,别提有多爽了。徐奚年为人严厉,但对小辈还是很包容的,倒也没为难她,只说:“要她是你这个年纪写出来的,那当然是挺好。”可苏葵不是啊,怎么拿她和小辈比。“那这个苏葵到底是谁啊?”学生问。说实话,徐奚年也不知道。到现在为止,他对苏葵的所有印象全都来源于她写的这篇小说,还有之前她在《文学周刊》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水平是有的,可就是路走偏了。他摇头:“应该是哪个学校的老师吧。”他是把苏葵当同辈人,当然毫不留情地批评。“那您这次去作协开座谈会,是不是会见到苏葵?”学生当然也知道这段时间的《小草青青》之争。徐奚年点头,心里冷哼一声,不管他们怎么说,都改变不了这篇小说就是个缺乏思想深度的作品。这次座谈会,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到时候见了面一定要跟她争出个长短来。座谈会在京城举行,他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准备出发。*此时,苏葵也在为出发做准备。得知她要去京城,班上同学都惊呆了。他们听到了什么,班长写了一篇长篇小说发表在报纸上,还被好多作家学者关注,华国作家协会竟然要请她去京城讲话!妈呀,以前是跟外国人讲话,去市里讲话,现在竟然要去京城里讲话!忽然有人开口说:“我看过那几张报纸,那上面的王国梁是不是我们初中课本上学的那篇课文的作者啊?”又有人开口:“那个,徐奚年好像就是《金山上》作者……”有几个对文学感兴趣的同学,之前也在报纸上看见了这件事,只是不知道这人是苏葵。这会儿一说出来,面面相觑。也就是说,在报纸上争论苏葵这篇小说的几个人,居然是他们语文课本上出现的作家!“班、班长是要去京城见咱们书上的作者了?”有人结结巴巴。“我这辈子,可能只会在书上看见这些人的名字……”有人恍恍惚惚。就是苏葵说不是去讲话只是交流,他们也听不见了,满脑子都是班长太强了,太厉害了,这是让他们仰望都仰望不到的水平啊!“班长,那你走了,三模怎么办啊?你还学习吗?”高考三模采纳了苏葵的意见,又经过市教委领导的商议,被定在六月下旬。“现在才五月,三模还早呢,而且班长那么厉害,不学习也是第一。”谁知苏葵却说:“当然要学习。而且是按照计划学习。大家也不要松懈,最后两个月了,一定要坚持,不能在最后关头出差错。”长时间不学习就会手生,失去学习的状态,再捡回来又要花费很多时间。说话的同学有些脸红。班长都这么厉害了,竟然还这么努力,他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大家纷纷向苏葵保证,就是她不在,他们还有学习小组呢,一定努力学习,下次还考第一!放学后,苏葵问刘建:“你说你爸爸在公安局工作?”前段时间,刘建经常在她面前跟她谈那篇小说,还说他爸爸特别喜欢苏葵的小说,好多单位都有人在看。他点头:“我爸是公安局的副局长。”不过是管治安的。“有件事你帮我问问。”苏葵想起前几天看到大舅秦大军,朝清河大队那个方向走,好像是往她家去了。“你想问什么?”苏葵在公安局能有什么问的。苏葵简单说了一下那天的事情,把刘建惊得合不拢嘴,苏葵、苏葵她居然报公安把她舅妈抓了!苏葵说:“你帮我问问你爸,何春红的事情怎么样了?”她觉得应该是不太好,否则秦大军也不会往她家去了。刘建咽了咽口水:“行,我回去帮你问问。”果然,他回去问了回来,告诉苏葵,他爸打听了一下,说何春红因为涉嫌诈骗的钱数额特别巨大,又加上她在公众场合传播封建迷信,目前审理后,判了她诈骗罪和□□罪,正要移交到县里审批。这时候的国家法律尚且不完善,对犯罪抓得很厉害,贪污二三十元就已经是数额巨大的大罪,更不用说何春红这个了。*苏葵看得没错,那天秦大军的确是去了清河大队,而且不止去了一回,今天她刚回到家,就听见了秦大军的声音。“晓兰,那可是你大嫂,你真就见死不救?”秦文也在旁边摆出可怜的样子:“小姑,你救救我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