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从道果开始> 第78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9节(1 / 1)

洞钧尊者眉头皱起。“四万年,新晋十位真仙!这难道还不是量产?!”释瞳尊者冷笑一声:“一元道门已经不加掩饰,神州乱局就在眼前!”四万年。十真仙。洞钧尊者闻言,刹那间也有一丝悚然。但下一刻,他又恢复理智:“不大可能。这当中可能有其他隐情,或者单纯是巧合。若一元道门真的掌握真仙密码,随意就能造就真仙,大可以在神州中找一处隐秘地藏匿起来偷偷让弟子偷偷证道,隐而不发。一旦发动,多出十位数十位乃至数百位真仙,不是更有希望一战定鼎?”但是一元道门并没有这么做。四万年间,新晋的十位真仙,都是在金风山海中在众目睽睽下证道,看上去不像有预谋的样子。“难说。”“也许一元道门想造势。”释瞳尊者笃定其中必有阴谋。而在整个神州天地,在正邪两方,跟释瞳尊者秉持相同看法的真仙居于大多数。一位位真仙。一个个势力。近些年,随着一元道门中的真仙频出,各方对一元道门的警惕也在节节攀升。许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神州盛世到来,乱世必定不远。以往整个神州一两个时代也未必能出一位真仙。而如今。不止一元道门。近年来,神州内外涌现的新晋真仙越来越多。‘真如道人’良丘。‘东歧宫主’周衍。‘五雷仙’栖真子。‘金刚仙’戴宗。‘四绝散人’徐宁。‘七星剑主’王善。‘天残圣殿’黑方老妖。……自大衍胜会中证道的‘良丘’起始,一轮大世似乎就已经开启。一位位真仙涌现。单单一个一元道门,就有十位真仙新晋。这且不提。在一元道门外,这些年证道的真仙也远超出以往许多时代。昔日大衍胜会中四境四位魁首,其中第一境魁首‘周衍’,第四境魁首‘良丘’最先证道。往后第三境魁首,出身罗生道门的‘池昌’也成功证道。紧随其后,第二境魁首中洲散修‘黄志’同样证道。同一届大衍胜会,四境魁首四人证道,这在十多届胜会中尚属第1回 。不少人惊呼盛世降临。细数一番。在这短短四万年,摆在明面上的新晋真仙就有十八位之多。而在暗中的,暗中渡劫不为人知的新晋真仙又有多少,尚无人知晓。但谁也不否认,如今恰逢盛世。盛世亦是乱世。大盛必定伴随着大乱。“这一场盛世由一元道门开启,后面的乱世,不知又是哪一方发起。”枯荣二老对视一眼,有期待也有彷徨。……金风山海。上善道宫。陈季川与东河宫主并行而来,冲道宫中伏丹子见礼,口称:“掌教。”“二位近年来接连培养出八位真仙,是我道门功臣,不必多礼。”伏丹子上前两步,面色和善。“不敢当。”“有赖掌教引领道门,令我道门气运昌盛,我等道门弟子才能有望证道。近来我道门气运愈发昌隆,真仙这才频出,我等不过坐享其成罢了。”东河宫主颇为谦逊。不过这番话他说起来的确不违心,别看近来他门下徒子徒孙跟老母鸡下蛋一般,一个接一个的证道。实际上东河宫主自己也懵的厉害,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一开始。周衍证道,东河宫主高兴不已。孟青证道,他雄心万丈。刘合川证道,他愈发喜悦。但等到往后雪谷、卜隐,乃至江青杏、沈青衣等人都陆续证道,东河宫主喜悦化为心惊,有些惊疑不定。旁人不知道,猜测是他有什么秘法有什么至宝。但身为当事人,东河宫主最知道自己清白。他心下有所猜测,但不敢确定,也不好询问,不愿询问。于是索性装聋作哑,不去深究。在掌教跟前,东河宫主也如此。“休要捧我。”“我这个掌教还不至于贪占你们的功劳。”伏丹子闻言一笑,继而又道:“石泽证道后,东河宫与东歧宫中再无尚未证道的真仙亲传,你二人既然授徒有方,门下真仙频出,大可以广收门徒,为我道门培养更多后进真仙。”东河宫主与陈季川闻言,前者面露苦笑,冲伏丹子摇头道:“掌教容禀,这些年为了帮衬他们证道,弟子早已心力交瘁。如今最后一个劣徒侥幸证道,总算可以松一口气。弟子短期内再无收徒的打算,望掌教见谅。”门下一个个弟子离奇证道,东河宫主心中颇忐忑。他明白这些弟子能证道跟自己的帮助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也猜测到几分这些弟子能证道的缘由。他心思通透,见好就收。以往已经收入门下的弟子是没办法,能证道,总不能伸手拦着不让去证。但现在一个个弟子都已经脱离苦海,东河宫主如释重负。再往后,怎么也不会再轻易收徒。至少在没有特别看得入眼的好苗子之前,在爱徒周衍没有真正崛起前,都不会考虑。一旁。陈季川也猜出东河宫主的心思,他冲伏丹子笑道:“掌教有所不知,我等师兄弟证道,老师为师长,不好厚此薄彼,每一个证道的弟子都要赐予,家底早就掏空。现在两袖清风,哪里还敢收徒?万一一不小心再教出几个真仙,可真要债台高筑了。”“一不小心教出几个真仙?”“你们师徒啊!”“这话可别教旁人听见,有损功德。”伏丹子闻言不禁一笑,伸手指了指东河宫主与陈季川。“周衍胡说,掌教莫怪。”东河宫主也不禁失笑。伏丹子这时却道:“神州神仙愈千,正邪恩怨愈发深重,迟早将有大乱。值此之际,我道门若能新晋更多真仙,日后乱局也能有更多应对镇压之力。你师徒二人若有能耐,当真‘一不小心’多教导出几个真仙,可千万不要惜力。”伏丹子说着,一挥袖,两只玉镯落下,落在陈季川与东河宫主跟前。“看看。”陈季川接过一看,但见他跟前这玉镯中源玉堆积如山,足有两万斤!东河宫主这一边更是面露惊容:“七万斤源玉?掌教,这——”师徒二人抬头,齐齐看向伏丹子。“这是我道门新规。”“但凡门下有真仙新晋,身为师长,皆有源玉嘉奖。”“出一位真仙,奖万斤源玉。”伏丹子笑吟吟的,指着陈季川,冲东河宫主道:“这新规从你弟子周衍开始,你门下近来一共有七人证道,故赐源玉七万斤。”转头又看向陈季川:“你门下亦有两人证道,因此有源玉两万斤。”源玉一向珍贵。道门中真仙之下最顶尖的道门首席,每两千年也不过只有一斤源玉的份额。即使是真仙,如陈季川这样的新晋道门真仙,在刚刚晋升的时候,道门也只有五百斤源玉的赐予。在一开始,仅凭道门赐予的道场,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收入,每万年能有两三百斤源玉的收入就已经算不错。一万斤?这是新晋真仙老老实实经营数十万年都难积攒的巨富。唯有派出法域分身在外闯荡,生死间,有机缘,才能有望达到。如东河宫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