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从道果开始> 第29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节(1 / 1)

亡,百姓苦。天下动荡,乱世纷争,到头来苦的还是百姓。“王爷仁慈。”“奈何当今圣上被佞臣蒙蔽,听信奸臣诽谤,对王爷无端猜疑,致使天下落得如今局面。老臣斗胆建言,请王爷起兵,诛奸臣,清君侧,还天下一个朗朗太平!”张养浩正气浩荡,冲着陈季川猛地跪拜下去,口中疾呼。“诛奸臣,清君侧!”群臣听闻,尽皆振奋。大荣内乱已久,自家王爷安居太平府也太久了。王爷不动,他们这些人就没法再往上升。可若是能借着‘清君侧’的名号,取大荣而待之,他们这些陈王府旧部便是开国功臣,地位荣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他们做梦都想要王爷起兵。但此前陈王积威甚重,他不松口,没人敢劝谏,最多是旁敲侧击。而今日张养浩既然敢当中进言,那必定是——……第192章 太祖高皇帝:陈季川!“前朝德祐年间,荣恭宗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当时尚为大荣‘一字并肩王’的太祖起兵勤王。携一府之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入神都,护卫皇室,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用兵如神,立不世之业。”“恭宗羞愧,欲禅位于太祖。”“太祖不受。”“当是时,有小人散播谣言,称陈王府州府粗定,兵强士附,若劝帝迁都太平府,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太祖不惧流言,励精图治,助恭宗整顿朝野。”“奈何恭宗听信宦官之言,猜疑太祖,暗中传出‘衣带诏’,召各路诸侯进京讨陈。太祖于天下一雄关‘龙象城’外,独斗十八路诸侯,十日连战‘讨陈联盟’二十四员上将,斩将过半,每战皆胜。”“被奉为‘天下一战神’。”“此役十八路讨陈联盟寸步难进,僵持数月。数月后,太祖知晓内情,心灰意冷,率师撤出神都,回转太平府。随后讨陈联盟涌入神都,千年古都陷入刀光血影中,荣末帝恭宗悔恨晚矣,自悬于煤山歪脖树上,一命呜呼。”“自此,大荣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撕破,天下陷入动荡。”“太祖不忍百姓陷入战火,生灵涂炭,复又起兵,短短七年横扫数百州府。每战必先,历经大小战役数百场,阵斩敌将数百员,终一统天下。”“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陈季川,前荣德祐十八年正月代荣建徽,改元建隆,建隆二年十月迁都太平府。建隆七年四月十二日,太祖退位,在位七年。”……太平府,当涂县。一座普普通通的书院中,一群学生围在一处,翻看着不知从哪里淘来的话本,一个个神采飞扬。天下承平近百年。大徽历经太祖、太宗两代帝王,当今圣上是太宗第六子,素以仁慈著称,仁德天下敬仰。但对于血气方刚的少年而言,无疑更加崇拜太祖高皇帝。太祖横扫八荒六合,定鼎天下,当时被奉为‘古今第一战神’、‘无双神将’。即使时隔百年,依旧震撼人心。特别是在太平府地界,太祖皇帝的威名更是无人能比。“燕仙。”“蔺永。”“许臣。”“山长让你们过去。”一众少年正在激烈议论,忽的有人进来喊了一声,众人顿时鸟作猢狲散,只剩下三个少年,垂头丧气跟着讲师走了出去。……“山长。”来到一处院中,见着仙风道骨的山长,三个少年恭敬行礼。这位山长虽然严厉,但心地良善,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够进入书院,也多亏山长减免束脩。不但如此,就连他们三人的名字也是山长给起的。可惜数年寒窗。燕仙实在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各门功课最差,每每见着山长,都颇为羞愧。许臣钟情于岐黄之术,立志治病救人,悬壶济世,功课方面虽勤勤恳恳,但学业也仅是马马虎虎。唯有蔺永有天份,肯下苦功,是整个香山书院中最有希望金榜题名的弟子。三人并立。前二人局促,后者则坦然的多。山长正在批注书院弟子的文章课业。半晌后,才放下笔,稍微活动下手腕,而后抬起头,露出面容。乍一看平平无奇,锋芒不显。实则气质内敛,常人难发觉罢了。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前荣一字并肩王、大徽开国太祖高皇帝、古今第一战神——陈季川。……“你们三个进书院多久了?”陈季川看向三人。燕仙低着头,许臣抿着嘴,唯有蔺永出声回道:“回山长,六年了。”三人同龄,都是十岁入的学院,今年已有十六岁。少年初长成。“六年。”“今年秋闱,你们三人可下场试试。”陈季川冲三人说道。“秋闱——”“是,山长。”燕仙、许臣又低了低头,跟着蔺永一同应声。陈季川知道三个弟子的情况,从怀中取出三封书信,分别递过去,道:“人生路漫漫,科举并未唯一出路。这三封书信,一封是写给北邙山青云派九苍真人,一封是写给雪蟾山药王谷青牛道人,一封是写给崖州府大儒孟雍。秋闱之后,不论结果如何,你们三人都可以持着书信去拜师学艺。”陈季川将三封书信分别递给三人。“北邙山青云派?!”“雪蟾山药王谷?!”燕仙、许臣接过书信,脸上又惊又喜。这可是大徽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大派。前一个青云派,传言是太祖高皇帝创立,建在北邙山上,门中以精妙剑术与五雷法最为出名,天下不知多少人想进去,却不得其门。后一个药王谷,精通道法、岐黄术,既能够治病救人,又能够驱法降妖除魔,名头也极为响亮。燕仙侠义。许臣心善。这两个门派对他们来说再合适不过。“多谢山长!”燕仙、许臣拿着书信,激动不已,不止二人。蔺永也激动坏了:“崖州府百源先生!这可是当朝第一大儒!”邵雍字尧夫,当朝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名声享誉海内外。传言这位大儒读书时,连山野精怪都安静下来,不敢打扰。“山长居然认识百源先生?!”蔺永也被惊着。三个少年看向自家山长,心中都有惊讶、好奇。往日平平无奇的山长,居然有青云派、药王谷的门路,甚至还跟海内大儒孟雍相识,这未免也太梦幻了。三人晕晕乎乎出了院子,才回过神来,赶忙将书信捂在怀中,珍之又重。……书斋中。陈季川看着燕仙三人离去,脸上露出笑意。一转眼,又是百年。他自五百一十八岁开始起兵征战天下,一年勤王,七年沙场,随后建立大徽,至今也有九十二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