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带着爹妈穿七零> 110. 意外之喜 竟然是一只玻璃种带翠手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0. 意外之喜 竟然是一只玻璃种带翠手镯!……(2 / 2)

温老太太接过钥匙,脸色微哂,推开门,院子里十分规整,杂草已经除了,路也重新铺过。

苏长河带着拉板车的人把东西搬进厢房,一人给了两块钱,单独拉个货,要不了这么多钱,人家帮忙搬东西,怎么也得给点辛苦费。

两人很开心,其中一个说:“哥,下回需要送货,您招呼一声,我们就在旧货商店附近。”

等人走了,苏长河才跟温老太太说:“您看,地方不小,屋子也多,您住进来,也就是占一间房的事……”

都进来了,温老太太也不装哑巴了,她问:“家里其他人……不住过来?”

“其他人?老家队里的人?他们住也是住盛世的院子。”苏长河对队里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还是分得比较清楚的。

“还要请您帮忙呢,这院子里才大致清理了一遍,有些地方需要修补,我的意思是尽量保证屋子原汁原味的样子,在这个基础上,内部改得更现代化一点,要适合居住。比如厕所,起码得装个抽水马桶……”

“这不难,京城也有不少老师傅。”早前,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就喜欢西式化的装修,外面没变,里面跟小洋楼似的。

“那就好,我们人生地不熟,就得麻烦您盯着了。”苏长河笑呵呵说,这次温老太太没再拒绝。

她看了看苏长河他们淘换回来的家具,点点头道:“你们眼力还不错。”

苏长河和苏月两双相似的眼睛一起看向她,温老太太顿了顿,“……你们不知道?”

两人一起摇头,苏月把她和她爸选东西的规则说了一遍,温老太太失笑,“原来不是有眼力,是运气好。”

这一堆东西还真没有便宜货,像那一张平头案,上雕螭龙纹,足刻兽面纹,木质华美,造型古朴,她如果没看错,少说也是清朝的物件。

还有那张圈椅、翘头炕案,都是黄花梨的,年限估摸都在清朝左右,难为他们怎么凑齐这一套的。

也没啥,就看着颜色质地差不多,就算一套了。

苏长河虽然不认识古董,但他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每回过去,都给人家店员塞了好处费,说想给家里淘换点好家具。

“这样看来,那店员挺实在,这好处费给得值。”

温老太太心说,这就是一人有一人的做事方法了,像他这样的人,到哪儿都能混得开。

苏月缠着温老太太介绍其他物件,买的时候没想是哪朝哪代的,现在听她介绍,有种拆盲盒的感觉。

“这个多宝阁也不错,色泽幽深,包浆莹润,紫檀的料子,原来应该是一对……嗯?壁板里面的漆像是后涂的……”

“这个我知道,那个店员叔叔说这是妆匣!”

“是,没说错。”温老太太和苏月就蹲在地上,她吹了吹妆匣上的灰尘,将上面的支架支了起来,“这上面是放镜子的,看这雕花,也是大师傅的手艺。”

温老太太又拉开妆匣,里面有五六个小抽屉,又有放梳子镜子的地方,小抽屉上都雕着花纹,十分精致,难怪小丫头能看上。

可惜保存得不好,“像这儿,抽屉上的金扣,边上的包金,门上的描金花纹都让人给撬走了,留下一片坑坑洼洼……”

苏长河笑说:“人家卖给旧货商店才卖几个钱,又不是傻子,看到金子还能放过。回头我拿金子让人补上。”

“用不着金子,”苏月说:“我就是拿它当梳妆盒用,干嘛非得贴金片,把这些坑坑洼洼的地方补上就好。”

而且比起梳妆盒,在苏月这儿,它更像一个精致的玩具,合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长方形木盒子,拉开,里面各种小抽屉。

“不觉得它很适合藏东西吗?爸,以后你要是藏私房钱,我勉为其难给你腾出一个小抽屉……”

苏长河没好气地拍她一下,“你爸我光明正大掌握咱家的经济大权,我用得着藏私房——”

“咦?”

苏长河话还没说完,被闺女的疑惑声打断,就见闺女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个小木盒子。

“你从哪儿翻出来的?”

苏月将其中一个小抽屉抽出来,又伸手进去摸了摸,“就这里面,我看这个抽屉的长度和妆匣的长度差了一截,就伸手掏了掏。”

没想到里面还有个木盒,木盒只有巴掌大小。

一打开,连之前说起各种家具年代面不改色的温老太太都惊讶了,竟然是一只玻璃种带翠手镯!

水头足,底子好,里面的一抹绿色,就像飘在水中的丝带一样。

温老太太摸摸苏月的头发,真情实意地感慨,“你这是什么运气?这一只手镯,抵得上这一屋子家具。”

苏月惊讶:“这么贵?”

“可不,回头让你妈收着,以后给你当嫁妆吧。”

苏月看看手镯,“还是先给我妈戴吧,等我长大了,再给我戴。”

她把木盒盒上,丢给她爸,“我找找其他地方还有没有藏东西。”

把一屋子东西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第二件,可见这只手镯真是意外之喜。

因为有这么一出,下午去旧货商店,三人一起,温老太太凭眼力,苏月和她爸继续靠运气。

三人找了一下午,又拖了一板车东西回去。

把东西放好,门锁好,苏长河说:“暂时就不去旧货商店了。”

天天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拉,要是有人眼红,说不定又闹出什么事来,正好继续修屋子,回头不时,再慢慢添置。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苏长河推着自行车,让老太太跟他们一起,“您坐后面成吗?”

温老太太不愿意,“我走路回去。”

“不够麻烦的,您走得走半天,骑车多快!”

温老太太最终还是没有拗过他,她小心翼翼地坐上自行车,两脚离开地面,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苏长河道:“您扶着我腰,扶好了啊,走喽!”

自行车的铃铃声穿过胡同巷子,在盛世院子门口停下。

苏长河让他闺女带温老太太进去,“你带你温奶奶去食堂买几个菜,今儿回家来不及做了,我去办公楼打个电话。”

为了方便,盛世这边也装了一个电话,苏长河要给厂子里打一个,他得调个人过来,帮忙看着院子,装修这事能托老太太找能干的师傅,但不能让老太太一天到晚盯着,人家都七十多岁了,不够累的。

苏长河三两步跨进院子,正好碰见温瑜,“你今儿怎么过来了?哦盘账是吧?”

温瑜眼下挂着两个黑眼圈,有气无力地回答:“是啊,盘炸鸡店的账,厂长,财务部啥时候招人啊?”

温瑜从前进大队到京城,一个人撑起了厂里的财务部,还兼任炸鸡店的总会计,厂子发展得越来越快,账务越来越多,人却没招到合适的,财务工作还靠他一个人顶着。

苏长河想想都心虚,压榨他是压榨得太狠了,“咳咳在招了,在招了,回头就安排人去财务部,你先带带,让他们先会基础的,也给你分担点工作……”

“说好了,再不给人,我真要请假了……”

两人说着话,苏月带着温老太太往食堂去,温老太太却不由站住脚步,回头多看了几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