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翡翠雕刻师,能成功转行到翡翠业内全凭爱好和运气。
小的时候他就对玉石翡翠这种温润的珠宝感兴趣,毕业旅行的时候又恰好去了滨市,滨市的翡翠业完备发达,一下就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开始他只执着于赌石,抱着一夜暴富的梦,在明江夜市被连坑十五块原石后,终于有一个于心不忍的老板决定给他指一条明路,顺着这位老板的帮忙,他成功拜了师。
只不过是翡翠雕刻的师。
他师父也是出自小家族,因为一生未婚没有子女,才愿意收下他这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当徒弟。
开始学习翡翠雕刻后,陈泽才发现自己在翡翠上的天赋原来点在了雕刻上,从此放弃赌石,一心钻研雕刻。
上一届雕刻比赛的时候,他满打满算才入行了不到三年,就算小有天赋,不够扎实的基本功也没法让他取得好名次,更别提来参加比赛的都是行内的佼佼者,陈泽运气算是不错的,成功走到了复赛。
回去之后,他一门心思苦练基本功,就是为了抓住最后一次参加青年组雕刻大赛的机会,想为自己和师父拿下一个好的名次。
这一次前来云州参加比赛的时候,陈泽自信满满,自觉肯定能走到决赛,甚至冲一冲好名次也是有可能的。
师父也鼓励他好好努力,进到决赛就可以有拜师评委组的资格,陈泽的天赋不低,短短几年就把师父这么多年积累到的经验全部吃透了,值得更厉害的师父教他。
陈泽对这次比赛抱着十足的期待,结果在初赛的时候就被扇了个大嘴巴子。
过去三年他苦练各种品质的料子,雕刻各种常见类型的翡翠制品,万万没想到组委会这一届把规则全变了,雕刻主题范围变宽了,料子质量变成随机了。
看到雕刻主题是首饰的时候陈泽有一丝暗喜,他最擅长、也最有灵感思路的就是首饰,只要给他一块还能看得过去的料子,他就能设计出绝对有创意的作品。
结果他抽到的料子真就没法看,明明是厚装板料,却全身都是帝王裂。
陈泽:我真的会谢。
虽然这块料子是冰种,还是厚装,但是裂到这种程度,除了车珠子,陈泽完全想不出别的可能。
但是车珠子毫无难度,最多做个手串或者项链,根本体现不出来雕工,真要打成一个个珠子,绝对没法晋级复赛。
陈泽愁得头都大了,总不能三年前他随便一参加的成绩比他三年后认真准备练习的成绩还好吧?
旁边有选手投来同情的目光,虽然大家的料子都差得各有千秋,但陈泽的确实是差得格外突出。
也就旁边那个女选手的扭曲手镯胚能和他一比高下了。
陈泽朝对方投去惺惺相惜的目光,然而对方看起来一点也不沮丧,认真观察着手里扭曲诡异的镯胚,似乎在思考设计思路,压根没注意到陈泽在看她。
陈泽突然就被激励到了,抽到倒霉料子的不止他一个,对方一点放弃颓废的意思都没有,他也不该这么轻易被打击到,于是也开始充满干劲地观察手里的料子。
然后越观察越觉得,好像真的只能车珠子!
比赛开始的铃声打响了,所有选手都开始充满干劲儿地画着设计稿,只有陈泽一个人悲伤地坐在工作台前,思考着珠子是打成6还是8。
是的,这块料子裂多的程度甚至连直径稍大一点的珠子都打不出来,只能打这种很小很小的珠子。
然而珠子本就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艺,尺寸越小价格越低,陈泽很愁,他该怎么拯救这块料子。
比赛开场二十分钟,有些速度快的选手甚至已经完成了设计稿,刻刀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陈泽还在工作台前抓耳挠腮。
听到房间里的刻刀工作声越来越多,陈泽焦躁无比地朝旁边看了一眼,发现整间考场除了他,剩下的都已经开始了雕刻。
包括那个和他一样倒霉的抽到个扭曲手镯胚的女选手,陈泽好奇地伸了下脖子,对方只和他隔一个过道,此时也已经完成了设计稿,正在进行初步的雕刻。
他惊讶地发现,对方竟然没有选择把料子切开,而是顺着料子扭曲的形状开始了雕刻,他稍稍凝神,仔细观察对方的稿子,发现对方似乎是想顺着这块料子的原本形状雕刻成一条特色手镯。
对方的基本功很扎实,刻刀下去的速度极快,几下就把整条手镯的大致轮廓雕了出来,陈泽不由得有点看呆了。
工作人员在对面使劲朝陈泽使眼色,他才回过神来,赶紧转回去接着看自己的料子。
宋梨的举动给了陈泽很大的启发,他原以为,抽到这种瑕疵很大很明显的料子,基本就废了,只能努力避开瑕疵,但是宋梨却沿用了料子的瑕疵,将其转化为独一无二的特色。
那是不是说明,他也可以这么做?
陈泽顿时燃起信心,重新开始观察手里的料子,试图找到可以化用的优点。
这块冰料其实非常漂亮,厚装清透,只是表面上密密麻麻的裂使他忽略了料子其实本身还存在其他的优点。
陈泽打开照灯仔细检查,才发现这块料子虽然裂多,但是有相当多一部分都只是浮于表面的裂,料子本身厚度足有两厘米,大部分裂只延伸进去不到一两毫米,只不过全身上下都包裹着各式各样的裂,不照灯很容易看成裂的深度很深。
陈泽不由得松了口气,怪不得这块料子这么厚装,原来上面的裂大部分都是障眼法。
这种小裂虽然也有碍美观,但是只要打掉的手法够谨慎,就可以保住里面没有裂的部分。
说干就干,陈泽立刻开始激情满满地美化料子,打开工作灯,对着灯光仔细画出所有裂中延伸进去的裂,然后打开刻刀开始磨掉上面没有进去的裂纹部分。
这项活很考验手够不够稳,万一清除裂纹的时候一个手重,原本没进去的裂就真被震进去了。
陈泽小心翼翼清理了几乎一个小时,才清理完全部的小纹裂,清洗干净后重新放到灯光下检查,已经变成一块底妆干净清透的正常料,只有少数几道裂进的比较深。
把裂清除后,板料大概还有个一厘米多一点的厚度,陈泽将料子磨平,就又变成了一厘米厚的冰种板料。
看着漂亮干净的料子,陈泽不由得长输了口气,一开始真是被表面看起来吓人的裂给蒙蔽了,其实这些裂大部分都能清掉,清掉之后就又是一块可以随便切割的好料子了。
陈泽开始纠结,这块料子方方正正,拿来做手镯是最合适的,但是厚度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厚了,而且还有几道清不掉避不开的大裂,做成手镯风险比较大。
但如果避开裂做成几个小件又觉得有些不甘心,价值和手镯肯定相差很多。
他拿起铅笔,在料子上写写画画,一连设计了好几个款式都不满意。
做成寻常手镯太过普通,镯身也不够后,而且不怎么需要雕工,最关键的是有裂需要赌,那上面的裂是不稳定的因素,万一切手镯的时候碰到了,可能料子会直接从中间断开。
做成特色手镯,时间又有点不够,其实陈泽是想做成纯镂空手镯的,但是现在比赛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他连草稿都还没开始画,做一条满圈镂空雕的手镯肯定是来不及的。
做成好几块吊坠又不太甘心,他的对手肯定也有选择这种方法的,这种方案过于投机取巧,得分必然不会高,而他想冲刺决赛,所以也不能选。
陈泽陷入了纠结,开始在草稿纸上无意地画着各种图案,画了几个都不满意,又拿起旁边的料子,料子是个正方形,最适合画镯位的地方都有裂,赌性比较大,避开的时候可能会加深裂,使它延进去。
但如果不避开,顺着裂的走势雕刻成新类型的手镯,人们也不会被料子的裂吸引到。
陈泽灵光一闪,开始快速画起设计稿,笔尖摩擦在纸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很快,一条双环镯的稿子跃然纸上。
双环镯的灵感来自于叮当,但是价格远比叮当贵,因为叮当只是两条比较细的镯子佩戴在一起,听起来叮叮当当的,但其实它们两个是可以分开的,有不少人买回来会只戴一根单镯。
双环镯就不一样了,它的两条小镯是相交在一起的,底部无法分开,佩戴必须得一套一套地带,有点像是九连环的简化版。
双环镯的制作难度很高,必须得一口气在同一块料子上雕出两条底部相连的镯子,同时压饼起货出来,有一条出现瑕疵那就整个都作废了,因此市面上鲜少有货。
陈泽选择直接做成双环镯,是想改变镯子的切位避开上面最大的几道裂,只不过取双环的难度不比镂空雕小。
但是比赛本就是要拿出看家本领的时候,此时不拼一把,迎来的只有被淘汰。
于是陈泽毫不犹豫地开始把稿子拓印到料子上,然后打开刻刀,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取出镯胚。
上午的时间很短暂,他才开了个头就得去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全程归心似箭,满脑子都是双环镯该怎么加花纹,火速吃完赶回比赛房间。
下半场比赛开始的时候,房间里的选手基本上都已经雕了一小半了,陈泽放平心态,把上午取出的镯胚初步打磨出来,这个步骤依旧很费时,因为是两条镯子相交在一起,没法用大的打磨头,只能换成最小的一点一点打磨。
好不容易打磨完,他旁边的那个女选手都已经全部雕刻完了,陈泽尽量不去在意她,开始观察镯身有没有瑕疵。
好在板料上的裂全部被他避开了,镯身上一道裂都没有,他放下心开始设计雕刻花纹。
双环镯是两条很细的镯子相交在一起,镯体表面并不宽,能发挥的空间很小,于是陈泽化繁为简,只在镯体上有色的部分进行了浅浮雕,将色的意境发挥出来,然后就开始了收尾打磨抛光。
此时陈泽旁边的宋梨已经完成了全部雕刻任务,走去等待区休息了,房间内其他选手皆有些焦躁,陈泽从一开始就比人慢了一步,反倒格外沉静,不紧不慢地完成打磨,然后去包装区选了一个适合的包装盒,踩着点提交了任务。
他以比所有人晚半个多小时为开局,最后确实全场第四个提交任务的,拿上标号后,陈泽终于松了口气,开始等待成绩。
他还专门走到宋梨旁边,向她道了声谢,虽然对方看起来并没有懂。
但是这是他应该做的,如果不是宋梨点醒了他,他可能真的会打一串珠子出来当作品。
比赛结束的铃声准时打响,后面六位选手都是踩着点提交的任务。
何玉从讲台上走下来,开始和另外两名评委准备点评,陈泽不由得再次提起了心。
点评顺序是提交的倒序,也就是说陈泽是第七个,点评前面六个的时候他看得无比认真,仔细在心里对比着自己作品和对方作品的优劣,发现对方的的作品一般般就松口气,发现好像还不错又悬起心。
终于,评委们走到了四号展台,也即是陈泽的作品前。
提到陈泽的名字,房间内的选手们都想起是刚刚那个抽到全身裂纹板料的人,有的甚至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
陈泽没有在意这些目光,一想到过会可能会让这些人大吃一惊,他甚至有点暗爽,不由站直了身子。
何玉打开了展台,取出里面摆着的纯白镶金边的锦盒,缓缓打开了盖子。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过去,看到锦盒里冰透灵动的双环镯时,房间里安静了一瞬,然后是好几道惊疑的目光,正是刚刚那几个用同情的眼神看陈泽的选手。
何玉用一种惊讶而欣赏的目光看向他:“双环镯?”
陈泽努力压下心里的激动,尽量沉稳道:“是。”
随后进行了思路讲解,周围惊疑的目光也逐渐变成了佩服,等到他讲完,房间里甚至响起几道掌声。
陈泽没有错过何玉垂下的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惊艳。
他紧握的拳头渐渐松开了。
评分是最后出,三位评委又接着点评剩下的三个作品,倒数第三个还不错,也和他一样是特色手镯,但第二个就一般般了,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作品,没有产生什么大的水花。
陈泽十分期待最后一件,也就是刚刚第一个提交的,那个和他一样抽到倒霉料子的女选手的作品,他虽然只在最开始的时候简单看了眼稿图,但是心里隐隐有种预料,她的作品会是全场最惊艳的。
因为宋梨提交的太早,剩下所有选手都很期待这件作品,想知道她到底多么有把握才敢提前这么久提交,全都睁大眼睛看着何玉打开展台的盖子。
何玉轻轻取出里面的黑金锦盒,打开盖子,摄影机无声地聚焦,场内一片鸦雀无声。
陈泽不由得长大了嘴巴,惊讶地看着何玉手中,那条栩栩如生、浑然天成的藤蔓手镯。
他猜想过这条镯子起货效果会很不错,但是没有想到是这么不错,精巧生动的镂空雕花完美展现出作者游刃有余的雕刻功力,每一片叶子都完美得不可思议,何玉甚至不舍得把它从锦盒里拿起,就只是用手掌捧着。
镯子本身浅浅的晴绿被最大发挥了出来,甚至抛光的功力都格外深厚,将本来只有糯化的底料硬生生抛出冰味儿。
陈泽几乎看得痴了,这种极品手镯,不知多少年才能看见一条,尤其是料子本身有瑕疵,还刚好化瑕疵为优点的,更是几乎难寻第二条。
在场的都是翡翠雕刻爱好者,宋梨的作品一出,全都心服口服,没有人会对这个第一产生质疑,一块看起来完全失败的料子,被设计雕刻成这样的艺术品,大概这就是雕刻师存在的意义。
公布成绩的时候,陈泽彻底平静了下来,虽然他的成绩可能并不稳,他的作品其实更多是讨巧,运用到雕工的部分并没有太多,只是主题很好,除了他和宋梨,场内还有三个作品明显不错的选手。
宋梨百分比第一,陈泽和剩下三个人要竞争最后晋级的三个位置。
结果没有商讨太久,评委们意见难得的没有很大分歧,五分钟就完成了讨论。
宋梨毫无疑问是第一,第二是另一位雕工精湛主题明确并且料子也没有浪费多少的选手,陈泽很平静,他知道自己就算是晋级,应该也是第四。
但令他惊讶的是,他居然是第三。
他抬头看向何玉,对方正面带肯定与欣赏地朝他点了点头。
场内有选手感到疑惑,奇怪地看向陈泽。
公布完成绩后,何玉讲了评分思路,以及本场比赛的隐藏规则,选手这才知道,比赛之所以随机抽取料子,就是为了考验选手们对料子的认知,是一味去避开瑕疵盲目紧靠主题,还是将瑕疵化为优点,使其融入作品。
何玉专门拿了宋梨和陈泽的作品来举例,解释他们俩的高分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没有被料子本身的瑕疵吓退,将上面的缺点化为独一无二的优点,雕刻师更应该追求的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而不是一板一眼照本宣科地雕刻,记住,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思维。”
“如何给作品赋予灵魂,这才是雕刻师存在的意义。”
陈泽大概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