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记者犹豫了一瞬,接着还是实话实说道,“你们都是还没有成人的未成年,每个人都应该像一个童话故事一样才对啊。”
“什么鬼啊。我看他的脑子倒是挺像童话故事的。”王诠胜没忍住吐了句槽。
周始闻言不禁笑了一下,再开口时嗓音也跟着轻缓了一些,“看来一切不美好的事情您都没有在学生时代经历过啊,那是您的幸运。现实里有您这种像童话故事的人,也有像恐怖故事的人,也有整个世界于他而言就是个恐怖故事的人。您没有必要采访我,也没有必要继续关注这个案件,这种选题的报道不适合您。”
“同学,你是不是觉得我写不出来有价值的报道啊?你、你是不是觉得我成为不了一个合格的记者啊?”王记者突然变得沮丧了起来。
周始没想到只是一句随口的‘不适合’就能把对方打击得垂头丧气,忙道,“我没有全盘否定您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您不适合这种选题,并不是觉得您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再说了,我的意见并不重要,您已经成为了一名记者了不是么?”
王记者闻言眼睫低了低,又不好意思地伸手摸了一下鼻子后才道,“那个,其实我不是你以为的那种记者啦。”
周始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您该不会是在校大学生吧?那种校园学生记者?”
“是啦。”王记者再次把自己刚才递给对方但对方没接的那张名片拿了出来,嗓音低低的,“我是宜东大学新闻组的校园记者,不是那种在新闻社工作的新闻采访记者啦。”
王诠胜忍不住笑了,“哈哈哈,叫你刚才不看人家递给你的名片。”
周始试着挽了一下尊,“校园记者也是记者嘛。再说我们也不是在采访啊,我们是在闲聊。”
王诠胜继续笑,“哦哦。”
周始,“”
周始选择继续跟萎靡不振的王记者闲聊。他以台视新闻台播报的新闻报道为例,给王记者闲聊了台视在这起重大社会热点事件播报上的新闻信息来源、报道内容、内容的倾向性、报道框架等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周始给出的建议是让他不要完全拘泥于传统报道的结构、写报道的时候要注意新闻价值,以及定好价值导向。
“我明白了!我应该在我的报道里提倡加强对未成年的生命教育,这一点很多媒体都没有涉及!”王记者“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双眼直放光,“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王诠胜同学,你真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啊!对了,你要不要报考我们宜东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系啊?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找我的指导教授帮你写入学推荐。”
周始在脑海里问王诠胜,“怎么样?有兴趣吗?”
王诠胜立刻道,“才不要,大学我要去台北念。”
周始于是跟着开口拒绝了王记者的提议,“不了,我没有这个打算。”
王记者闻言顿时一脸遗憾。他真情实感地叹着气说道,“王诠胜同学,你不来我们新闻传播学系,真是我们学系的一大损失啊。”
王诠胜,“救命,我羞愧得脸都要烫了。”
周始,“”
周始脸不红心不跳地站起了身,“王记者,那事不宜迟,您赶紧回去写您想写的新闻吧。加油。”
“等一下!”见他说完转身就要离开,王记者慌忙拉开了自己的随身背包,“你稍等一下!为了表达对你的感谢,我要送给你一个礼物!”
“礼物就不必了。”
王诠胜赶忙说道,“礼物怎么能不收!这可是凭借你的聪明才智换来的!”
“可他刚才说我是他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哎,万一他给的礼物太贵”后面的那个‘重’字周始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眼睁睁地看到在芬兰生活了二十年的王记者小心翼翼地从钱夹里捏出了一个叠成了三角形的朱笔黄纸符咒,郑而重之地将之递到了自己的眼前。
王诠胜,“”
周始,“”
周始沉默一瞬,接着干巴巴地问道,“王记者,这是什么啊?”
王记者郑重其事地给他解释道,“这是我在大庙里过过香炉的平安灵符,它可以消灾解厄,驱逐邪物。很灵的。送给你。”
周始的心情一时间有些一言难尽,“谢谢,但不必了。您自己留着用吧。”
王记者坚持要送,见他不收,顿时急得脸都红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怎么能不报答你呢!我很懂感恩的!”
王诠胜听了这话,没忍住凉呵呵地吐槽道,“这种符咒在网路上两百台币就能买到好厚一沓,到底哪里涌泉相报了啊?!”
周始在脑海中问他,“那要收下吗?”
“毕竟是礼物。”王诠胜幽幽地叹了口气,“你还是收了吧。”
闻言周始便朝王记者伸出了右手,“给我吧。谢谢。”
“不客气!”说完,王记者立刻笑着把手里的平安灵符放进了对方的手里。
然而就在灵符掉进手掌掌心的下一秒,周始突然感到头昏眼暗、天旋地转,好像无形之中有一只大手在试图将他拉出王诠胜的身体。
眩晕感来得太过突然太过剧烈,周始只来得及给王诠胜留下一句“我应该是要回自己原本的身体了”,接着就彻底失去了意识。
猝不及防地重新掌控了自己身体的王诠胜呆呆地抬了抬手,又抬了抬脚,倏然,眼睛里刷的流下了两行清泪。
一旁的王记者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他突然哭泣,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虽然平安灵符是很珍贵没错啦,但你也不至于感动到潸然泪下啊。”
王诠胜闻言顿时抬眸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感动你个大头鬼啦你个衰仔!
明天就要指考了,我要没有大学念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