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道:“不错,朕尚还满意。只是有一点不可,即是我们不能主动拉拢陈国、金国以共伐越国和华国!”
秦牧言道:“陛下,现在只要大姜稍微表示一下,金陈必然欣喜联合,咱们打华国,也无后顾之忧啊!”
“朕如何不知,但是若姜国假装保持一个中间立场,他们会更慌更怕姜国后背一刀。所以他们必然花更大利益好处来拉拢朕,倒是形势明朗,又得好处,再安心拿下华国岂不两全其美!”
皇帝想得是好,有人却没那么乐观,楚通却是说道:“臣有话说。物极必反,若是我姜国迟迟不表态,臣恐各国会害怕姜国而联合在一起,届时反倒不妙。”
楚通说得确实在理,不过杨靖却是丝毫不担心,笑着说道。
“此事易尔!命虞子文在通政院不必理会越国、金国,疏远二国,这样就给金陈传递一个信息,朕无意与越国有牵扯。其次,按你们的奏折所呈在丰都加驻大军,他们自然明白朕目的在于华国。
采用拖字诀,拖到越国、华国受不了而先开战,使形势明朗,拖到陈国、金国主动拉拢大姜。这样朕就占据主动,一切行动起来便再无阻塞。”
杨靖徐徐道来,众臣顿时明悟,再无反驳意见。
“听旨!”
“臣在!”
“武德四年十月,大姜皇帝诏曰:传令神策军都指挥使楚少夫率两万军进驻北野郡梓陵城,即日启程,不得耽搁!传大姜上喻,命属国曲、风,各出兵一万赶往兴平,由神策军都指挥使楚少夫节制,进驻大姜北野郡丰都城。钦此!”
杨靖直接是命楚少夫和附属国的军队前往贴近华国的丰都、梓陵一线。
“廷玉,你即刻前往丰都,以神策军左都督之职节制即将驻扎丰都的附属国军队,和梓陵的楚少夫互为犄角,构置防线!”
“微臣领旨!”
“虞爱卿,你为朕拟一道秘旨,速速送到奉天,命子文按今日商议行事,叫他一定把握好尺度!”
虞子文是虞信之孙,虞信一听是自家孙子的事,连忙应道:“老臣定告知子文,一切依陛下旨意行事。”
“如此甚好!商正司、清吏司、礼正司、军正司等各司做好后勤、军队调动、旨意传达,出使接待,朕不希望有任何差错!”
“诺!”众臣齐声应诺。
……
杨靖的旨意一一传达下去,各司各军行动也很快,纷纷部署到位。
果不其然,各国的反应如杨靖所料。
在虞子文拖了半月后,得不到任何答案。越国和华国率先撤出通政院大臣,随后各国纷纷撤出。五国通政院衙门空空如也,也表示五国联盟正式决裂。
与此同时,越国与华国一同向陈国、金国宣战。大战已然势不可挡,主战场当然是几国相争的汉阳郡,可能华国会出兵永丰郡牵制金国,可是杨靖又怎么会给他机会呢,恐怕防守都来不及,何谈进攻。
战争并没马上开始,而是各国在紧张部署中,杨靖据御史台的情报,仅仅一个汉阳郡就会聚了越、陈、金三国十五万大军,还有增兵之势。
另外华国也要出兵永丰,攻金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江宁皇宫,杨靖眺望远方,喃喃自语。
突然刘贤跑来说道:“陛下,礼正司来报,陈国使者已到江宁,求见陛下!”
杨靖嘴角微微勾起,轻轻说道:“呵!现在东风也吹来了!”
≈039;
( &039;:&03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