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第111章(2 / 2)

对此,李先河解释道∶&ot;现任的翻译科科长贺红峰同志已经快要退休了,他之前就兼任法文组组长和口译组组长,工作量大也十分辛苦。&ot;

李先河一直说的外交部缺人真不是说假话,尤其是缺少高端的人才,毕竟新华国成立也不过十几年,要培养出一个能够挑大梁的翻译实在是不容易,不是任何一个人就能随便被安排来接班的。

至于为什么选中苏葵也很简单。

&ot;无论是之前组员里还是你们这一批学员里,你的法语能力都是最强的,加上你曾经的履历经验,还有贺红峰同志的推荐,我们也是再三考虑才让你接下这个重担。&ot;

其他的苏葵能够理解,但是——&ot;您说这位老领导推荐了我?&ot;

&ot;苏葵同志,我看你是对自己的名气一无所知。&ot;李先河笑了,说她那些事迹在全国都不是什么秘密,目前国内会法语的就那么一撮人,谁不认识谁?

&ot;就现在翻译科那里还有你翻译过的书和写过的语言学习方法,贺同志还号召大家跟你学习,他是早就了解过你了。&ot;

光是这些可能不足以让他开口,其实最重要的是苏葵和他见过,就是之前来实习的时候,萨拉来华商议书籍引进的事情。

这位老先生也在会议上,当时的法国方面的讲稿都是他们负责翻译的,苏葵更多的是充当萨拉的个人翻译。两人就是在那时候打过交道,所以贺红峰才非常信任她。

苏葵已经完全理解他们的考虑∶&ot;主任,让我兼任两个职位也是部门里的考虑吗?&ot;

&ot;能者多劳啊,苏葵同志。&ot;其实苏葵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外交部现在几个机构的领导都曾经身兼数职。比如李先河,除了是办公厅主任外,他还同时兼任部长助理,还有还有之前的贺红峰,担任科长的同时还兼任下面的两个组长。

虽然这是少数几位领导才有的待遇,其他人身上不会出现,但苏葵怎么能以常人看待呢?

&ot;这是领导,是部门,也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ot;李先河忽然就郑重起来,&ot;苏葵同志,你有没有信心挑起这个重任?&ot;

这还用说,苏葵当即立正,,也郑重说道∶&ot;主任,我从前说过,学语言用语言,为国为民而已,我的志向从来没有改变过。无论以后遇上什么样的困难,前路有多么艰险,我都不惧,必将竭尽所能为外交事业奉献,为祖国奉献。&ot;

&ot;好,好同志!&ot;李先河知道在这一点上,从来没有看错过这个孩子。

这个消息当事人早就消化了,只留下一地被震惊的同届学员。

大家都实习,她直接上岗。大家都是一个岗位,她直接担任主任秘书就不说了,竟然还兼任法文组组长,知道她厉害,受重视,但没想到这样重视,这是一上来就挑大梁啊!

大家都是恍恍惚惚,都是同一届的,她怎么就这么秀?苏葵是本届学员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学生,职位却是他们之中最高的,他们有些人女儿都和她一样大了,他们当父母的还没有人家厉害?

本来是有人不解,有人不平的,比如之前那个俞芳,一看到公告栏,整个人就在冒酸水。

&ot;凭什么她比我们都好,就算再厉害,不也是一个学生吗?&ot;她心里十分不平,&ot;我懂了,这就是跟领导交好的好处了。&ot;

话说得小声,实际上大家都听得见,好些人并不赞同,纷纷皱起了眉头,这样的话也是能随便污蔑的吗?

还没开口制止她,她的老对头陈秀娥一听就笑了∶&ot;不就是学生?你说的学生人家以最高分考上了京大,用一年的时间修习完大学五年的课程,并同时拿到多门外语专业证书。在咱们学院进修期间,又同时学习两门课程,作业全优,成绩从来位列第一,更别说她在校期间做出的所有成就&ot;

&ot;我就不明白了,一个连人家一半成就都没有人,怎么好意思站出来酸人的?&ot;陈秀娥&ot;真心实意&ot;好奇了,&ot;难道要领导放着最优秀的人才不要,让你来担任这些职位——不是我说,就是给你,你有那个能力干下来吗?&ot;

这可是干实事的岗位,不是坐着享清福的,真以为是个人上去都能做?

&ot;你、你—&ot;俞芳叫她说得面红耳赤,偏偏又找不到话来反驳,谁知道她抱怨两句还能被这女人大做文章,看旁边人都不赞同地看着她,只好抓着苏葵的年龄说事,&ot;我就是觉得她年龄这么小…

&ot;不会吧,你不会以为部门里按年龄来安排职位吧?&ot;陈秀娥能放过这个阴阳怪气的机会?

&ot;所以你年纪这么大了,部里就应该给你安排一个最高的职务——怎么的,是要部里提前给你养老了?&ot;

大家哄然大笑,好歹是碍于女同志的面子给控制住了。

&ot;陈秀娥,你别太过分!&ot;俞芳却气得要死,这女人,竟然一边讽刺她,一边又拿她的年龄出来说事!

不就是觉得自己没去高干班,接触不了冯师长,而苏葵能去心里嫉妒吗?不就是被一个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压在头上觉得丢脸吗?不就是原先被人捧着,来这里直接垫底受不了这落差吗?

俞芳觉得丢脸,她陈秀娥还觉得无语呢,都有点怀疑这么多年把这人当对头是不是自己太菜了。

她都懒得再搭理这人,生怕传染上她的低智商,赶紧摇摇头走了∶&ot;我过分?这人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ot;

俞芳是没搞清楚,比起苏葵,她们这种其他部门里调过来的对于外交部来说才是半吊子,半路出家的好吗?

最大的优势就只有一点外语基础和工作基础而已。外语基础你跟苏葵比?是没被她的几张毕业证书秀到吗?渣渣都不是。

工作基础?人家还在上学期间就为各个部门领导建言献策,参与多项国家大政策,立下的功劳,获得的成就无数。又是教育模范,又是首长亲自颁奖,随便一项甩出来都可能是他们这辈子都没法获得的。

也不知道哪来的脸用一个半吊子的水平跟人家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比?

说句不好说出来的,要是她是领导,铁定也要对这样的人才委以重任啊!

她是一个非常看的清的人,也是第一个没有对苏葵的任命有惊讶情绪的人,仿佛这个结果是理所当然的。

像她一样看得清的人不少,毕竟在原单位也是个干部了,不至于跟瞎了一样。

也只有少数几个像俞芳那样心里觉得不平的,这会儿看她被一阵突突,看着陈秀娥离开的背影气得发抖,脸上红得滴血的样子,啥话也不敢说了,最多在心里偷偷不平。

说实在,不平的少,但不解的人还挺多。

直到听到关于苏葵同志任命的解释—

直接任命原来是因为之前已经参与过实习,那这正常。

进入秘书处工作,他们也有几个人进去了。这也正常。

至于被调到主任身边,学院领导尤其是李主任对她一直十分看重,甚至从她还没上大学起就把人定下了,苏葵更是直接为此放弃了保送选了学外语,这个大家也听说了。完全可以理解。

而同时兼职接任翻译科法文组组长?因为她的法语能力最出众,也有丰富的个人履历和工作经验,还是科长直接推荐。

这个大家还真没法反驳,他们班上就没有一个人学了法语这门语言,别说眼苏葵这种翻译书籍出过国还为学习方法出过书的人比了。

哦对了,她还有工作经验,虽然年纪最小,接触的外交部事务却是他们之中最多的,参与过好几个重大项目的翻译谈判,和好几个国家的人打过交道—

所以,这项任命也是应该的。

这样一说,嗯,好像全都正常了…?

他们其至觉得她还能多揽两个职位是怎么回事?毕意她还是搞文学工作的新闻司委员会也缺这样的人才!

苏葵还不知道她跟李先河谈个话的功夫学院里发生了什么,就只觉得大家对她的态度变了,变得特别平和,甚至还有一丝敬佩。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是用看学生的态度来看苏葵,后来她崭露锋芒,大家开始用看少年天才的目光,看她,而现在,他们却是真正用同辈人的态度来对待她。

在学校里和参加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今天开始——

李先河叫她今天带好一切证件去部门里报道,办理所有的入职手续。

一个带着她名字的工作证件被她拿在手上,所有信息被记录在册,不再有人喊苏葵同学,而是直接喊的职位,苏秘书,苏组长。

一九五九年她躺在破旧的房屋里不知前路,一九六二年,她站在华国外交部的大楼里遥望未来。三年的时间-

从现在开始,她终于正式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外交之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