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第94章(2 / 2)

本来秦红是让人找机会将陈生身上的证件偷走,她拿来有用,还嘱咐在京城活动的程发接应,谁知道这事失败了。

她立马改变了计划,找机会让公安局的那个人自我了结。人死后,又让程发冒险潜入华侨大厦在陈生那里放了一张挑衅的通知。

果然,很快就挑起了外交争端,调查部为这事陷入了焦头烂额,甚至有爆发进一步冲突的趋势,她已经准备好了下一步计划,将他们的力量继续分散。

谁知她的计划还没有实施,程发就被人抓住了。要不是她从来不在一个地方多待,这次抓程发的时候她也跑不了。

找机会让程奇出来吗——

他们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你们为什么会笃定程奇一定能出来”

“因为……他很厉害,我的功夫全是他教的——”

不好

所有人心中一跳,立刻前往关押程奇的地方。

人还在。

他静静坐在那里,仿佛不是在被关押,而是学者在做笔记,正拿着一支钢笔不知道在写什么。

组长怒喝一声&ot;谁给他的笔&ot;

旁边的调查员没见过组长这样疾言厉色的样子,被吓了一跳“是我。”

程奇这个人实在是油盐不进,但他看起来真的很无害,不审讯的时候对他们的态度也很好。

之前他要书,组长也给了他,后来他多次提到想要纸笔,说只是写读书笔记而已。希望能满足他这个将死之人的愿望。

昨天他正好带了一支笔没有取下,顺手就给了他。

只是一支笔而已,如果说之前他们还觉得无所谓,但现在知道这个人是这样危险的人物,这就不是要一支笔那样简单了。

钢笔尖锐的笔头泛起寒光,此刻在他们眼里仿佛是杀人的凶器。

调查员已经知道自己犯了错,低着头承认错误。

&ot;这是怎么了&ot;程奇抬头看他们,脸上带笑,预备将笔帽合起。

“只是借一支钢笔而已,何必这样小题大做。”

&ot;程奇,我看你不是想要钢笔,是想要武器。&ot;组长冷冷道,&ot;程发已经落网,你还有什么秘密能瞒得住”

程奇想要合起笔帽的手仿佛顿了一下。

“这个世界上没有秘密,一个杀人如麻的人,再怎么掩饰,也掩盖不住身上的血腥味。”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这人有些不对劲,直到从程发这里才算真正了解这个人。总算知道他身上的违和感是哪儿来的。

&ot;做笔记?&ot;组长看着他目光冷肃,说出的话让人不寒而栗,&ot;我看你是在想怎么杀人。&ot;

程奇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起码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眼里带着寒意的表情。

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假,他的眼神一改变,整个人的气质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再看他,绝不会把他当成一个无害的学者,倒像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犯人。

&ot;可惜。&ot;在被几个人全副武装收缴完身上所有东西后,他说。

他没有说到底可惜什么。

之前给他钢笔的调查员已经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就差一步,要是这人没有被发现,这支给他的钢笔就会成为催命的武器。

调查部立刻将这人的威胁提到了最高,加强了这里的守卫力量,并希望上面尽快对他判刑。

根据程发的供词加上华国运动港城负责人的落网,他们目前知道红门和华国运动这个组织确实没有关系,蒋美琴和谭惟伦洗清了嫌疑。

秦红这人逃窜在外,他们已经在程发这里拿到了她的特征,在全国发出了通缉令。残余的红门势力暂且确定由三爷领导,他们同样发出了通缉令。

自此,这起华大间谍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四月十三日,万里无云的晴空上,一架飞机缓缓出现,而后慢慢降落在首都机场。

苏葵终于迎来了来华访问的巴尔萨拉一行人。

巴尔是一个不太喜欢说话的老人,他有一头几平全白的头发,身体好像有点不好,苏葵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咳嗽,旁边好像是医生,正在把药递给他。

&ot;事实上,巴尔先生的身体确实不太好。&ot;萨拉遗憾地告诉她,&ot;可你也知道,他们的性格是难以改变的。&ot;

来之前,他的私人医生建议他最好不要上飞机,他一定要来也只能一路跟随。

苏葵这时就是在机场接他们,李先河带着她来的现场。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外交部几位司长干事,□□的两位领导,教育部的领导,京城大学校长郑云和,西语系的副主任秦教授,现场甚至还有记者为他们拍照。

看起来似乎很隆重,但其实这排场已经很小了,这还是因为他们目前的身份并不算政坛中人。

如果是国外元首或高官正式访问,场面才叫恢宏盛大,甚至还会组织群众夹道欢迎。

而现在,不过是几位相关负责人并苏葵这个临时翻译在场。

其实这个临时翻译也可以叫做实习。

李先河让她给他们部里提交一份实习申请,让她可以以实习的名义参与一些事务,这次就可以带她一起过来了。

此时巴尔正在与口□的部长握手。

&ot;巴尔先生,欢迎你来到华国,希望这次我们能够达成最更深入的文化交流。&ot;

苏葵就站在萨拉身边,充当自己临时翻译的职责,也随着萨拉一边握手,边为她翻译介绍。

李先河与她握手∶&ot;萨拉女士,这是您第二次来华国,期待这一次能和您有更愉快的交流。&ot;

萨拉微微一笑∶&ot;当然,我正是为此而来。&ot;

这边为他们安排在国际饭店下榻,一应礼节都已经准备妥当,甚至考虑到巴尔年纪大了,这边其实也准备了医生。

巴尔往萨拉这里缓缓走过来,却不是和萨拉说话,而是对苏葵道∶&ot;我知道,你就是苏。&ot;

巴尔认识她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的态度看不出好坏,苏葵只是礼貌道∶&ot;是的,巴尔先生,我就是苏。&ot;

&ot;你和你的文章不太一样。&ot;

苏葵笑着问∶&ot;是哪里不一样呢?&ot;

巴尔打量着她,却并不显得冒犯。他不仅读过苏葵写的文章,还看过她的照片。

照片上的她略显锋芒,她的文章也是,笔下的主人公锋芒毕露,充满了反抗命运的不屈精神。

而现在见到的她,语气温和,眼带笑意,完全不像是能够写出这种锋利文字的人。

苏葵好像知道他的想法,只是笑了笑∶&ot;您是远道而来的朋友。&ot;

她现在是来当翻译的,单纯是来表示欢迎的,又不是来谈判的,态度当然是亲和有礼。

当然,要是到了和他争论谈判的时候,或许他就能见到那个锋芒毕露的人了。

在场的所有领导基本都认识苏葵,甚至知道巴尔为什么会来华国,看到他们两人谈话也不惊讶。

倒是现场几位记者看到苏葵的时候很惊讶,其实他们也认识苏葵,三天两头上报纸,做传媒工作的就没有不认识她的。

作为官方记者,他们早就拿到了这场接待的出席人物名单以及流程,但只是主要领导的名字。不知道苏葵怎么就出现在这种场合中,还干上了翻译的活儿。

这人的业务已经从教育界跨行到外交翻译了吗?

见到巴尔主动与苏葵谈话,萨拉最清楚为什么,她告诉苏葵∶&ot;苏,其实巴尔先生很欣赏你的作品。&ot;

苏葵看向他,当然是完全看不出欣赏的样子。

萨拉笑了笑∶&ot;你知道的,巴尔先生当然更喜欢自己的作品。&ot;

不反对苏葵的作品,甚至没有参与批评她,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更好。

苏葵明白了,一个固执的甚至有些高傲的人。

她点点头笑∶&ot;巴尔先生,其实我也很欣赏您的作品,也尤其欣赏这个流派。能与您交流,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期待。&ot;

巴尔没有否认刚才萨拉的话,听了苏葵的话却微微眯起双眼。

一个人说话是恭维还是真心他完全可以分辨,而她,竟然是真的这样认为吗?

巴尔要来京大开讲座的消息,反应最大的就是法语专业的同学。

尤其是听说他是新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航人,更是有种见了行业大佬的兴奋。

之前他们并没有接触过这人,还是当初埃德蒙给京大捐赠了一批图书,他们才了解到他的作品,但也只是读过。

他们对这个流派最大的了解是来自苏葵。

当初在课堂上,苏葵给他们简要地介绍过这个新小说流派。看到同学们都为听这个讲座做准备,秦教授还让苏葵把她刚刚编撰的当代文学史部分先发给同学们了解。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苏葵竟然不声不响地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当初教授是说让她整理出来,谁知道她真是按照教材来编写的啊!

····

巴尔的身体不好,本来应该定在明天就举行的讲座就推迟了两天,要等他的医生确定他没有问题才能继续。

这场讲座被定在了星期天,在京大的大礼堂举行,,来听讲座的人主要就是法语专业的学生,其余外语系的同学也可以来,甚至中文系都有同学要来听。

本来按照现在的时间,苏葵应该要参与英语系老师特意为她准备的跳级考试,现在有了这件事也暂且推迟了。

巴尔是不会说中文的,到时候听得懂的只能是老师,,苏葵被指定担任现场的翻译工作——巴尔亲自指定,不仅请她担任翻译,他还要与她同台探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