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和来了兴趣∶&ot;你有什么好主意?&ot;
&ot;校长,我们应该让接待流程固定并且趋向高效和简单化。&ot;苏葵说了她刚才的结论,&ot;我大概有一些想法。&ot;
几位老师都看着她,笑着道∶&ot;好,那我们就听一听这位同学的建议。&ot;
苏葵一开口就是∶&ot;我建议在校园里用示意图的方式来为接待减轻负担。&ot;
见大家都看着她,苏葵继续说∶&ot;新生进校后,都是上届的师兄师姐在引导他们,人多系多,难免不足。&ot;
她说道∶&ot;建议在学校入口设立一个校园平面图和报道流程图,每个系再设置不同的接待点,接待点处同样出一个平面图以及流程图,大家只需要讲解疑问就能为新生指明方向。当然,为了防止学生依旧找不到,在学校的每一个关键路口,还需要设置沿路的指示牌,再有找不到,也可以由同学们领去。&ot;
&ot;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人力。&ot;
她一说完,见几位老师都惊讶地看着她。
郑云和也很讶异,说听一听她的意见,可没想到她居然有这么多想法啊,并且还有理有据,一点不卡,仿佛是早就有所准备。
然而还不止,苏葵继续说∶&ot;还有校车去火车站接人的问题,为了防止大家接不到人,接错人。我建议同样在火车站出口处设立指示牌,指明校车的位置,并且在校车上加上京大的标志,就是新生找不到接待的同学也不至于找不到车。&ot;
他推推眼镜,和几位老师对视一眼∶&ot;苏葵同学,这是你早就想好的?&ot;
苏葵摇头∶&ot;我只是刚刚想到这个问题。对了,校长,还有秩序的问题。&ot;
苏葵说∶&ot;秩序的问题很重要,人一多难免问题就多,我建议在校园里各处增加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同学,顺便还能新生解答一下疑问,指一下路。这两天也尽量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给大家增加负担。&ot;
郑云和已经是说不出话来了,推推眼镜,复杂地开口∶&ot;苏葵同学,还有吗?&ot;
她还真有!
只听她说∶&ot;很多同学可能家庭困难,需要助学金的帮助,但不知道学校有,也不知道怎样申请,建议在学校里也出一个助学金的章程,让同学们能安心。&ot;
这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好多人是全家花光积蓄供一个人读书,路费或许都是借的。他们背着全家的希望来上学,好多都不知道学校能发助学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甚至有人会因为没钱而放弃。
苏葵想起以前,这个政策就宣传得非常好,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没有因此放弃学业的。
郑云和和几个老师已经不知道该摆出怎样的表情了。
&ot;苏葵同学,这些都是你刚刚想到的?&ot;郑云和正想说什么,想起刚才,不放心又加了一句∶&ot;还有吗?&ot;
&ot;没有了,就这些。&ot;苏葵笑道,&ot;这只是我临时的一些想法,可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各位老师可以参考一下。&ot;
&ot;不,苏葵同学,这已经完全不用参考了,你这是直接给我们把方案都拿出来了。&ot;教务处的程主任感叹道,&ot;要不是知道你是新生,我都要怀疑你在咱们这儿干了好几年了。&ot;
这娴熟的姿态,把控一切的气场,她根本就不像一个新生!
&ot;程主任,就是我们这些干了好几年的,也没有这位同学这么优秀啊。&ot;另一位老师对着苏葵笑,&ot;苏葵同学,以后我们还要向你多多学习了。&ot;
&ot;老师,您太客气了,我经验不足,只是泛泛之谈,应该是我要向各位老师学习才对。&ot;
&ot;苏葵同学,这你可就谦虚了。&ot;程主任道,&ot;达者为师,如果你的建议是有益的,老师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呢?&ot;
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师,从来没有觉得向学生请教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相反,学生比他们厉害,他们心里只会更高兴。
&ot;是啊,苏葵同学,有你这样优秀的学生,学校里的老师们都是高兴的。&ot;
方才他还说不用帮,现在看来,这忙还就得她来帮!
苏葵当然不会拒绝∶&ot;只要有我能出力的地方。&ot;
九月三日,是新生到校报道的日子。
早上,伴随着火车轰隆的响声,将一群拖着大包行李的准大学生送到了京城火车站。他们中好多人都是前几天就上了火车,今天才能赶到。
胡芳就是这样,她家在皖北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那里的人甚至连&ot;大学&ot;两个字都没有听说过,她考上京大,成了村里的特大新闻。
她家境贫寒,多亏全村的父老乡亲给她凑了一张车票钱,她甚至是登在一个运货厢里来的,节省了一半的车票钱,对她来说,节省的都是一笔巨款。
她家离京城特别远,坐了三天的火车才到这里,条件十分艰苦。
京城是什么样的?京大在哪里?
听说国家给发补助,我能靠补助活下去吗?她不知道。
她刚刚一下火车,向位于前门东侧的候车大厅走去,还没来得及担忧京大在哪里,就在出口处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立牌,上面写着&ot;京城大学新生接待站&ot;。
她一走过去,发现上面不仅写着京大的名字,还标明了外面校车所在处。
有学生在那里,笑着对他们几个说∶&ot;同学,们,麻烦你们先在这里等一等,待会儿等张师兄回来一起带你过去。你们也可以按照这上面的位置找到校车,上面也标了我们京大的标志,一眼就能看见。&ot;
有车来接,胡芳的心一下就安定了。
不一会儿,站牌这里陆续又来了几个人,显然都是京大的新生。
有几人说他们看到示意图知道校车在那里,要一起过去,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胡芳也跟着他们走了。
没想到出了站口,竟然还有几个指示牌,向他们指明校车的方向。而它的标志也确实十分醒目,除了校车,竟然还有一辆卡车来给他们拉行李。
坐在车上,胡芳算是松了一口气。
人慢慢多了起来,这一趟满了,校车带着他们往京城大学开去。
沿途经过口口广场,还看到了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同学们都兴奋地往外看。
这里就是祖国的首都啊,他们也终于看到了!
胡芳心中也生出一种豪情来。随即就被现实的担忧压了下去。她从来没去过京大,不知道会不会丢脸,还有钱的问题……
也有几个和胡芳一样家境贫寒的同学,同样忧心着生活费的问题,即便是看到外面的景色,脸上也没有多少激动。
而这样的担忧他们甚至不敢表现出来,怕露了怯。
胡芳忍不住去看坐在她旁边的女生,小声问∶&ot;同学,你是京大哪个系的?&ot;
问完她就后悔了,这位同学穿的衣服那么新,提的箱子也新,一看就是家里条件好的,也不知道会不会不愿意搭理她。
赵慧娟却回答她∶&ot;我是中文系的。&ot;
胡芳见她和善,愿意跟自己说话,就跟她说起话来∶&ot;我是读英语系的,是我们老师建议我报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专业好不好,那你呢,你为什么读中文啊?&ot;
&ot;是因为我们班长。&ot;
赵慧娟跟她说,其实她当初根本没想过要报什么专业,更没想过自己能考上京大,只是后来有了班长做榜样,她才萌生了这个念头,甚至最后如果没有苏葵鼓励她,她也不可能来到这里。
&ot;我知道!&ot;胡芳听了却忽然喊起来,&ot;你们就是那个全员考上大学的班是不是?&ot;
一个班全部考上大学的事先是被《江省日报》报道,后来又被《华夏日报》转载,传遍了全国所有的机关单位。
就连他们校长也知道这件事,看了还特意讲给他们听。
胡芳印象特别深,他们班上总共只有几个人考上了大学,全员上大学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她这么一喊,旁边的人也听到了。
&ot;就是你们班全部考上了大学?&ot;
&ot;这个我看过,说是这个班长带着全班人一起学习,让大家都考上了,对了,还说这个班长也考上了京大!&ot;
&ot;对啊,还是和我们一个学校的!&ot;
一说这个就炸了锅,大家都是考上来的,当然知道考大学有多困难,消息出来的时候大家看到都是不可置信的态度。
现在竟然在这儿遇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班级?
大家纷纷向赵慧娟询问起来,说起苏葵,一向最爱沉默的赵慧娟也不沉默了。
&ot;是,就是我们班,就是班长带着我们一起考上大学的。&ot;
&ot;班长她特别无私奉献,她不仅会学习,还会写文章,之前京大老师亲自来学校说要保送她。&ot;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她。
保送!居然是保送!
可赵慧娟继续道∶&ot;可她为了陪我们考试放弃了这个机会,凭借自己考上来了。&ot;
这下大家更是震惊。
居然有人能拒绝保送?!还能自己考上来!
这个班长到底是什么神人啊!
听说她竟然是英语系的学生,胡芳就有些兴奋,竟然和她是一个系的!那不是说明这个专业特别好吗!不然人家怎么会不保送也要考这个专业?
校车带着激动的一群人驶进了燕园南门,停在大饭厅东侧的马路上。
带他们回来的同学一路上就在跟他们解释报道的事情,还告诉他们没记住也没关系,说学校里有各种示意图和报道流程图,一看图就能明白。
果然,他们一下车就看见门口有着几张大的示意图,有学校的平面图,也有报道的流程图。按图索骥,甚至可以不用引导,自己拿好材料就能去报道!
而且根本不会迷路,因为学校里每一个路口都有指示牌,向他们说明是往哪里去,甚至还有各处还有学生充当志愿者维持秩序,有什么都可以问。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办公楼交完录取通知和毕业证书后,竟然在那里看见了助学金的申请介绍。
上面详细说明了哪些同学可以领取助学金,助学金的等级,领取的流程是什么。
很多人都围在那里看,还有老师和学生为他们细心解释。
胡芳一看,自己的情况意然可以申请助学金!她兴奋不已,瞬间心里就踏实了下来,学校考虑得实在太周到了!
学校让他们先到宿舍放下东西,再到膳食科办理手续,胡芳怀着兴奋的心情找到了南校门那里的宿舍楼。
她一进宿舍,发现里面有一个位置已经收拾好了,竟然已经有人来了?
正想着,就看见从门口进来一个人,她长相明媚,衣着整洁,脊背挺直,看着有种非常的气质。
一眼望过来,胡芳立刻就紧张起来了。
苏葵对她笑了笑,甚至伸手跟她握手∶&ot;你好同学,我是苏葵,以后我们就是室友了。&ot;
&ot;你、你好,同学,我是胡芳。&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