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刚吃完早饭就又要去实验室?”
谢半珩嘟嘟囔囔, 洗干净的筷子被他摆弄的哗哗作响。
景明已经拿了电脑,正弯腰穿鞋。
“刚刚邵老师打电话给我了。说是专项计划的申请没通过”。
“肯定的”,谢半珩毫不意外,“涉及到的资金以亿计, 还会影响到全省的产业布局,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随便通过”。
景明倒也不失望, 牵头的人里面没院士这种级别的人物,想通过的概率本来就很低。
“但有一个好消息”, 景明仰着脸笑,“陈华章教授打听到, 国家已经有意立项了”。
“而且这一次效率相当高, 估计只要个几天,申报指南就要下来了”。
“那是好事啊”, 谢半珩擦干手,走到景明面前,把放在鞋柜上的电脑包递给他。
依依不舍, “你早点回来啊”
“我之后会比较忙”, 景明有点为难,“申报指南一下来,邵老师肯定要主动申请承担光源攻坚项目,我得跟着一起攻克极紫外光源。然后5月16号还要参加比赛”。
此外,魅魔体质已经增长到了第三阶段。
目前看来, 这一阶段的魅魔主要影响的是自己, 但对别人的影响或未可知。
但在他搞明白之前,不能再跟谢半珩待在一起。
万一伤害到他,就不好了。
“谢半珩”,景明严肃认真, “如果你身体不舒服,觉得脸颊滚烫、四肢发软、心慌气短,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景明还郑重强调,“一定要说!”
这不就是昨天……他亲亲景明时的感觉吗?
谢半珩琢磨了一下,现在忽然提这个,是想问他要一个亲亲吧?
这、这不太好吧。
虽然已经两情相悦,心照不宣了,但他还没告白呢!还没有确认关系,现在就……
“那我先走了”。
“砰!”
谢半珩傻眼。
走了?
耍完流氓就走?这算什么!
景明一离开家,直奔实验室。之前的综述尚未完成,现在倒好,改一改,直接变申报计划书吧。
“陈师兄,你能帮我拿张a4纸吗?”
“阮师姐,这个还给你”
“田师兄,帮我拿个笔,谢谢”。
……
“景明,你今儿怎么了?”
陈康挠挠脑袋,感觉今天怪怪的。
以前这些事情景明都是自己做的,今天突然寻求别人帮助,还全都是些拿笔拿纸的小事。
“没什么”,景明笑着岔开了话题,“师兄,之前我们投出去的论文有回音了吗?”
“投出去七篇论文,暂时就一篇给了回信”,陈康有点丧。
就算知道投稿论文周期很长,有的甚至半年以后才上刊,但是对于论文作者而言,简直是漫长的折磨。
“不过《机械工程学报》说下一期就安排我们上”,陈康又乐呵呵的笑起来。
“师兄,这可是核心期刊啊!有了这个,你出去找个普通点的高校当老师是妥了”,赵传酸溜溜。
“嗐”,陈康摆摆手,“我这也不是一作啊!”
“不是一作也挺厉害了”,赵传实在艳羡不已,“《机械工程学报》一般都是副教授及以上,带着自己团队才能发出来的!”
陈康忍不住傻乐起来。
乐了半天又有点烦躁,“唉,除了这一篇,别的什么《advances optics 》、《optics express》、《光学与微电子》都没给我们回邮件呢!”
尤其是景明最想投的那篇球冠面函数的论文,迄今为止都还没回音呢!
“景明,你别急,我看投稿系统里显示的是with editor,咱们也没指定编辑,估计主编还在分配责任编辑呢”,陈康安慰他。
景明倒也不急,他只是面色古怪。
刚才他请别人帮忙拿纸笔,不管是左手还是右手,毫无感觉。
是人不对,还是接触部位不对,或者说,接触时间必须要在早上,还是接触地点有要求?
景明头痛欲裂,这简直比他做个科研项目还折磨人!
不过索性这事儿也不着急,可以暂时搁置。毕竟这第三阶段的手脚发软影响的是自己,不是别人。
今天是照常上班的一天。
迪伦是一个审稿编辑,刚被主编分配了一堆的论文稿件,他点开常用的投稿系统editorial,先看了看今日的任务量。
很好,非常多。
迪伦露出了社畜的卑微笑容。
advances optics作为sci一区期刊,每天要接收几百篇光学领域的论文。
分到迪伦头上,少说也有个二三十篇。
投稿量太大了,迪伦先喝了口咖啡,给自己加油打气。
他点开ver letter,投稿信上一般会显示出论文亮点,以帮助迪伦筛选掉那些奇奇怪怪想投机取巧的,以及那些作者投错地方的论文。
比如这个,光伏硅废料。
天呐,难道带个“光”字就跟他们期刊有关系吗?
拒稿!拒稿!
当然,迪伦还是要在回信上写“建议您投去能源材料类期刊”。
还有这个,等等,这个是……光学的非线性孤子理论?
有点意思。
迪伦打开了论文,埋头看下去。
这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迪伦,你都看一上午了”,几个相熟的同事纷纷开始收拾东西,并且招呼迪伦,“楼下新开了咖啡店,不去尝尝吗?”
迪伦捂着发酸的脖颈,看看投稿系统里的数量,才从23变成21。
“不了,那家店里的冰美式简直是一场灾难!”
迪伦一边嘟嘟囔囔,一边将这篇讲述孤子理论的论文发给了相熟的三个审稿人。
“迪伦,我们先走了!”
迪伦摆摆手,示意同事们自己去吧。他看看表,已经是11点了。
要不……再审一篇吧。
只可惜,投错期刊的论文或许两天都没有一篇,也就是说这样的幸运并不是常有的事。
不过嘛,像刚才那样高质量的论文也很少。
接下来的21篇论文,灌水的才是大部分。
迪伦又打开了一篇。
下一刻,他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嘿!迪伦!你笑什么呢!”
刚走到他工位旁边的几个同事纷纷凑过来,丹尼尔、沃森、安妮一时好奇就看了两眼。
丹尼尔顿时酸到脸部变形。
“哦,迪伦,你可真够幸运的!”
居然能碰上一篇单位有问题的,这样就可以直接拒稿了。
“这家伙,不是我要拒绝他的,可他自己在作者那一栏和投稿信上写的是senior school,而不是uy”。
填了高中而不是大学。
这都不拒稿,那他还是人吗?
迪伦哼着歌,美滋滋的就想回信。
“不不,迪伦,你不能因为单位填写错误就拒稿”,安妮脸色严肃的劝告迪伦。
她是个极为认真负责的初审编辑。大概是初初工作,安妮不敢懈怠每一份稿件。
“哦,安妮,你可真是个负责的小甜心”。
迪伦不仅是个社畜,还是个花心社畜,面对金发貌美的安妮,他的态度好到不像话。
“你刚从杜克大学毕业,才工作半年,还不知道,这些连单位都能填错的学者,你还能对他们的论文有什么期待呢!”
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迪伦更加志得意满,他环顾四周,宛如一个骄傲的战士,耸肩抖腿,语气轻挑。
“而且这是一封来自华夏的论文,那里可是灌水造假的重灾区”。
“迪伦说得对!”
“嘿!那不是造假”,丹尼尔嚷嚷起来,“华国人觉得这是适当修改”。
周围顿时又响起哄堂大笑声。
安妮被气得发抖,她的祖母就是华裔,她很敬爱自己的祖母,最讨厌听到的就是这些歧视性言论。
“迪伦!”,安妮严肃说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请把这篇论文转给我”。
可以因为文章质量不够而拒稿,但不能因为单位填错或歧视华国人而拒稿。
“好吧”,迪伦耸耸肩,“小甜心,转你了,记得感谢我哦!”
安妮沉着脸,饭也不吃了,打开了投稿系统,细细看起来。
奇怪,如果是填错,为什么论文一作、投稿信里的作者jgg,其单位都是第九中学。
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填错啊!而且高中和大学的英文单词差的很远。
该不会真是一个高中生当的一作吧?这又是哪个教授的儿子女儿?!
安妮心里涌出巨大的愤怒,
她在替华夏人说话,可这些人拿着论文当儿戏,当做给自家孩子铺路的快速通道。
安妮被气得差点把键盘抠坏!
她强压着火气往下看。